新闻活动 新闻动态

聚焦太阳能转换,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正式启用

崭新的实验服,锃亮的操作台,先进的仪器设备,学术信息丰富的走廊,朝气蓬勃的研究人员……在西湖大学理学院6楼北侧,一个全新的校级研究中心——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于近日落成,西湖大学化学讲席教授孙立成任中心主任,校长施一公和理学院执行院长邓力为中心的正式启用剪彩。

从设想变成规划、规划变成图纸、图纸变成现实,这个全新的研究中心建设仅用了10个月。

聚焦太阳能转换,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致力于太阳能燃料与太阳能电池前沿领域中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和瓶颈应用技术的突破,并力争在构建“利用太阳能为主导的人类社会能源新框架”进程中发挥核心关键作用。

据中心科研团队人员介绍,他们将“就地取材”,以太阳能为驱动力,水、二氧化碳和氮气为原材料,通过光催化、电催化及光电催化等手段分解水制取“绿色”氢气。而“绿氢”,可以作为燃料,直接供给耗能巨大且目前依赖煤炭的冶炼工业;可以通过燃料电池技术,供给交通运输和货物运载;可以作为绿色化工原料,与CO2、N2反应生产甲醇、乙烯、烷烃、芳香烃、氨等化工基础化学品,进而通过催化与精准合成获得先导药物、特种塑料、高端橡胶、新型超强纤维、功能材料、绿色农药等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高端化学品。

孙立成与团队成员在刚刚落成的中心内讨论课题

“中心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太阳能与催化谋求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道、打造青山绿水、构筑人类文明新技术体系。”孙立成说。

中心实验室门口的外墙上,一张大幅海报,从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转换与使用,到绿氢的生产往外延展,一图介绍了中心在科研上的设想与愿景。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在确保发展的同时与环境友好相处,实现零排放和碳中和。

作为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的主任,孙立成正是这一前沿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也是全球范围内最早涉足人工光合作用研究的学者之一,取得了令国际同行瞩目的研究成果,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在孙立成看来,技术的发展就像一场赛跑,而以绿氢为代表,人工光合作用与清洁能源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要占据这项重要技术的领先地位,中心的建设必须争分夺秒。”

因此,中心在人才队伍组建和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几乎与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步推进。目前,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已形成一支18人的科研团队,其中包括3位PI(特聘研究员、博导)、8位博士后。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及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在太阳能燃料与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中心实验室的正式启用会大大加速科研人员的科研速度和深度。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中心落成启用仪式上说,西湖大学全力支持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我们看好氢能的潜力与前景,但也看到了氢能所面临的挑战,希望新成立的中心能够代表中国的学术实力,在相关领域取得世界级的发现与突破,研发出可转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为中国、为世界、为人类社会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施一公说。

施一公、邓力与孙立成在中心合影


人才招聘

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诚招如下科研人员:


一、如下研究领域招收PI(若干名):

· 天然光合作用水氧化机理

· 廉价高效水分解催化剂

· 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 光电催化氮气还原

· 以水为氧/氢源的光电驱动精细化学品合成

· 新型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


二、博士后和研究员(若干名)

获得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能源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工、理论催化与计算化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在太阳能转换研究领域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


三、博士生

欢迎化学与材料专业的应往届本科生和硕士生申请加入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攻读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