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 新闻动态

铬催化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丨《德国应用化学》刊发王兆彬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西湖大学王兆彬团队在铬催化偕二卤代烷烃和端烯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作者利用偕二卤代烷烃作为烷基卡宾前体,实现了烯烃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从而突破了非共振稳定重氮烷烃在不对称卡宾转移反应中的限制,为多取代手性环丙烷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非常高效的合成方法。此外,作者通过一系列机理研究,包括自由基捕获实验、非线性效应实验、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实验,初步探究了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中间体,为催化过程提供了一些支持信息。博士生刘后炉为论文第一作者,化学系PI王兆彬为该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05987

图片来源: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环丙烷具有张力大、结构刚性等特点,使其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环丙烷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图 1a)。此外,该结构也可作为关键的有机合成砌块,实现一系列重要的合成转化。因此,化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高效的合成方法来合成手性环丙烷,包括金属或酶催化的重氮化合物的环丙烷化反应、Simmons-Smith反应、Kulinkovich反应,以及环丙烷或环丙烯的去对称化反应等。在这些方法中,过渡金属催化重氮化合物和烯烃的不对称卡宾转移反应被证明是最高效和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图 1b)。但是,由于重氮化合物能量高、稳定性较差等特点,目前已发展的方法所使用的重氮化合物多依赖于共振基团的稳定作用(如酯基、氰基等)。然而,以非共振稳定(non-stabilized)的重氮化合物作为卡宾前体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则鲜有报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图 1b)。

偕二卤代烷烃具有稳定、易得等特点,在经典的Simmons-Smith反应中,锌与二碘甲烷生成锌的类卡宾(carbenoid)中间体,进一步与烯烃反应实现了环丙烷化。基于此,化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以偕二卤代烷烃作为卡宾前体与烯烃的环丙烷化反应,进一步拓宽了金属催化的卡宾转移环丙烷化反应的应用范围。然而,相较于过渡金属催化的重氮化合物与烯烃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偕二卤代烷烃与烯烃的环丙烷化反应目前大多情况下只能制备非手性的环丙烷,催化不对称环丙烷化仍然难以实现。基于此,作者采用自由基-极性交叉(radical-polar crossover)策略,通过配体的调控,实现了铬催化偕二卤代烷烃与烯烃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图 1c)。

图 1. 手性环丙烷的重要性和代表性的不对称环丙烷化方法

经过探索,作者建立了以手性铬/二胺催化剂为关键反应参数的优化条件后,对偕二卤代烷烃和烯烃进行了底物普适性考察。结果显示,在发展的环丙烷化方法中,底物偕二卤代烷烃和2-取代丙烯酰胺能够兼容多种官能团,并取得比较好的反应结果(图 2)。该方法在克级规模实验下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其产物经水解脱除保护基后可以得到相应的手性环丙基-α-氨基酸衍生物,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图 2. 代表性底物适用性

基于自由基捕获实验、非线性效应实验、紫外-可见光谱实验以及已有文献报道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如下可能的反应机理(图 3):首先,底物1a被CrII还原产生相应的自由基,随后与体系中的CrII发生自由基-极性交叉(radical-polar crossover)得到烷基铬中间体B。对于目标产物的生成,作者认为可能主要经历两个途径。在路径a中,烷基铬中间体B被CrII还原生成偕二铬络合物CC进一步与底物2a作用得到可能的铬卡宾中间体D,随后发生形式上的[2+2]环加成反应得到铬杂环丁烷中间体E,最后,中间体E发生还原消除得到环丙烷产物3a并再生催化剂CrII。在路径b中,烷基铬中间体B和底物2a相互作用,经过协同过渡态F得到环丙烷产物3a,同时在Mn粉的还原下再生催化剂CrII。此外,α-氯代自由基直接加成到2a上得到新的自由基物种;接着,该物种与A作用并协同关环得到产物也是貌似合理的过程。


图 3. 可能的反应机理


在该工作中,王兆彬团队发展了首例铬催化偕二卤代烷烃与端烯的非对映和对映选择性环丙烷化反应,进一步拓宽了金属催化的卡宾转移环丙烷化反应。作者发现手性铬/二胺催化剂、2-取代的丙烯酰胺底物是该方法成功的关键。该方法为构建光学纯环丙烷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其中,手性环丙基-α-氨基酸的合成对于生命科学和功能分子合成等领域都是有意义的。



论文信息

Catalytic Diastereo- and Enantioselective Cyclopropanation of gem-Dihaloalkanes and Terminal Olefins

Hou-Lu Liu,Xinyu Wang,Ke Gao,Zhaobin Wang*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10.1002/anie. 202305987


王兆彬博士简介

王兆彬,201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孙建伟教授。2016至2019年,在美国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Gregory C. Fu 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19年10月加入西湖大学理学院,开展独立研究工作。

课题组研究领域

本课题组建立初期,将围绕不对称催化开展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不对称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自由基反应等,并进一步探索所发展的合成方法学在生物活性分子、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课题组招生、招聘

1. 博士后招聘:有机化学研究背景的博士毕业生,提供优厚个人待遇和补助(享受杭州市博后各种补贴,可自行查询或咨询)。 

2. 博士生招生:欢迎有相关背景的(应届/往届)本科生和硕士生申请攻读西湖大学博士研究生。

3. 科研助理:化学专业硕士毕业,精通有机合成化学或有药物化学研究背景。

4. 本科生短期项目:化学专业本科生或本科毕业,如申请国外出现GAP的优秀同学。

联系方式

邮箱:wangzhaobin@westlake.edu.cn

课题组网站:https://wang.lab.westlake.edu.cn/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