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大学新闻

联动抗疫!西湖大学、浙一、耶鲁越洋连线应对“新冠”
2020年03月19日
媒体联系 冯怡邮箱: fengy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5270350
公共事务部

  一头是晚上7点,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
  一头是早上7点,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按照约定,来自西湖大学、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耶鲁纽黑文医院、耶鲁大学医学院四方准时上线。百余名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在这场跨越12个时区的视频连线中“见面”,没有寒喧与客套,开场直奔主题——
  在与新冠病毒的较量中,中国医生是怎么做的?是否能与耶鲁共享浙江经验?
  疫情来势汹汹,耶鲁需要中国经验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各州公共卫生部门的统计,截至美国东部时间3月17日晚7点,美国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331例,死亡105例,治愈48例,17日新增确诊病例1646例。


  许田


  “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整个地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要是国外防不住,国内防得再好也会受到影响。”西湖大学遗传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是这次越洋连线的组织者,他曾在耶鲁任教25年。
  新冠病毒蔓延至耶鲁所在的纽黑文市,耶鲁大学已停止校内授课,耶鲁纽黑文医院开启了病毒检测点,也开始收治确诊和疑似病人。让人担忧的是,疫情来势汹汹,并且出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况:已经有医务人员被感染。他们急需一线临床诊疗经验,包括如何救治患者和如何保护自己。
  一直与国外院校有密切沟通交流的西湖大学,第一时间获知以上情况,立即承担了此次视频诊疗会议的牵头人。
  浙大一院倾力支持。浙大一院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来自感染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各科室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早上7点已全部赶到医院待命。同样在今天上午,由常务副院长、传染病专家裘云庆任组长、浙江省组建的12人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刚刚出发奔赴意大利米兰。
  另一头,恰巧是美国当地时间晚餐后,耶鲁大学医学院各系系主任,耶鲁纽黑文医院首席医学官、各科室主任,从急诊到重症监护,从普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骨科、康复科、麻醉科……全部坐在视频前面,亟待求教。
  身经百战的浙一医生,送出英文版诊疗手册



  时间有限,效率优先,连线直接以问答形式展开。
  “你们应对病毒的核心经验是什么?” “可以告诉我们重症病人的治疗经验吗?” “你们的医疗队在武汉的救治情况如何?”“母婴存在垂直感染的可能吗?”“儿童如何治疗?”“确诊的标准是什么?”“进入ICU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有效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问题一个接一个,从诊断到治疗,从护理到康复,甚至细到什么情况下要用激素,每天的剂量如何把握。
  耶鲁医生在线“求药”,而浙一医生正好手握“良方”。



  针对耶鲁方面的提问,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综合使用的经验,她说“隔离是最好的病房”,对所有密切接触者、携带者都一定要隔离,切断传染源;呼吸内科主任周建英教授表示,重症、危重患者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同时介绍了浙大一院将患者转入ICU的相关标准。
  “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在工作前都进行了严格、专业的培训,不同的工作地点都有不同的防护标准,而且还专设督导员。”梁廷波的经验介绍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美国专家们对浙大一院医护人员“零感染”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Excellent!”“This was very helpful!”



  更让耶鲁方面惊喜的是,面对疫情的全球传播,浙大一院将他们过去数月来奋战在一线取得的大量经验,包括新冠防控中的医院管理、临床诊疗和护理、用药剂量指导等等,都整理成防治手册,且翻译成英文,第一时间传送给耶鲁。今天上午,浙大一院已经面向全球发布该手册。
  连线只是起点,四方将展开科研合作
  抗击疫情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一个多小时的视频会议显然不够。浙一医生和许田老师说: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在视频中通过数据、影像详细地介绍诊疗细节,预计随着诊疗工作的推进,耶鲁方面将面对更多新问题,“我们可以建立每周一次的固定沟通机制,遇紧急情况可随时提供帮助”。



  而耶鲁方面在欣喜之余更直言,能否与西湖大学、浙一医院开展联合科研攻关?
  西湖大学跟浙大一院前期已经展开“新冠”方面的研究,这次一拍即合,将合作扩展到今天参与连线的四方。
  据悉,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校长也与西湖大学取得联系,了解中国在新冠病毒临床诊疗方面的经验。许田老师说,生命无国界,科研无国界。应对新冠疫情,需要全世界携手努力,西湖大学及他本人,非常愿意成为这一场国际交流合作的沟通桥梁与协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