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电话: +86-(0)571-85270350 公共事务部
听结构生物学讲席教授施一公讲,什么是“我的学术人生和思考”;
听遗传学讲席教授许田讲,如何做到“倾听与交流”;
听徐益明讲席教授邓力讲,好的“研究生训练”应该是怎样的;
听中科院院士杨卫教授讲,他凝练出的40字“导师十策”;
……
在西湖大学,有一个“小而精”的讲座系列,场次虽然不多,但主讲人个个都是资深教授。他们通过分享自己多年工作的心得总结,用“过来人”的经历与青年博导共勉,帮助青年博导成长,实现学校聚集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
上周,暌违已久的学术领袖发展系列讲座再次开讲。
第五讲的主讲人——光学工程讲席教授、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回顾了自己在“一个独立PI的成长”路上,做对了哪几件关键的事。
首先,从学生到导师的角色切换中,为自己找一位“职业导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位导师在成为导师之前,首先也是一名学生。因此,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找到能够给予帮助和指点的导师是非常重要的。
在仇旻的成长道路上,三位导师对他影响至深。
第一位是在浙江大学读博时的导师——曹培林教授。从他那里,仇旻获得的是后来影响他数十年科研生涯的科学精神,但更重要的是,曹老师教会了他更包容的师生关系,不论是为师还是为学。
他至今记得曹老师的那句话:“人一生中会碰到很多老师,有好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但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从优秀的老师那里,你可以学会应该怎么做;从不尽如人意的老师那里,你可以知道什么不能做。”
后来,仇旻赴瑞典皇家工学院留学、任教,在那里遇到了两位“职业导师”——Sunne Svanberg教授(曾任诺贝尔物理学评委会主席)和Karin Markides教授(曾任查尔莫斯理工大学校长)。每年,他都会和两位导师长谈几次,寻求帮助或解惑,获益良多。
下一步,当你要独立牵头一个科研项目和团队,想清楚做什么不做什么很重要。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和管理其他任何项目或团队共享着一些最基本的管理哲学。具体到科研和学术上,“做什么”与“不做什么”,考虑的是团队以兴趣为导向还是以需求为导向、如何切准入场时间等。
西湖大学力求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原始创新方面有所突破,采取突出个性、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方式,既鼓励以兴趣为导向的自由探索,也鼓励探索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难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仇旻的观点是,在合理做好职业规划的情况下,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无所谓追不追热点。这方面,他很感激2004年在瑞典获得的一项“未来科研带头人”基金,当时他在400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18位获奖者之一。
“未来科研带头人”基金证书
在这个项目中,他接受了专业的心理评估,并完成了一系列媒介素养、科研管理和产业化等能力训练。“入选这个项目,除了资金上的支持,还全方位提升了我的学术领袖素养。”仇旻说,通过专业培训和导师指导,他快速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小组,完善并确立了科研道路和方向。
与科研同等重要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是培养学生,将自己从导师那里获得的真知酌见传递给更年轻的他们。讲座中,仇旻分享了自己不同时期培养的博士生、博后的成长故事。
仇旻团队合影
“学生通常会在实验室和我们同行五年,就每个个体而言,你和他之间拥有同样的起点,你要带着他一起走。”仇旻说,一个博士生的成长终点在哪里或在哪个方向,往往是不明确的,是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摸索的,是导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一段旅程,“而作为导师走在这段路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不足,既不能以导师自己的方式‘裹挟’着学生到终点,也不能完全放任让学生自己找路。”
学术领袖发展系列讲座现场
我们常常说,学无止境。
不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不论扮演何种社会角色,我们总是在输入中得到、在输出中给予。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循环更是超越个人发展的象限,在师与生之间、在科研与教学中完成。
如何在导师、科研、学生之中找到解法,是每一位导师的必修课,而答案就藏在师生同行的那条路上。
最新资讯
大学新闻
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