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大学新闻

当科学与艺术相遇,我们会看到什么?丨西湖大学&中国美院跨年展获奖作品出炉
大学新闻
徐珊 公共事务部 2021年01月18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zhangch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从2020跨入2021,随着天气从严寒降温转变为近日喜人的冬日暖阳,在西湖大学云栖校园内展出半个月有余的中国美术学院&西湖大学“交集之域”卓越硕博跨年展览,迎来了圆满的收官。

经过现场评分,18件由两校学生联合创作的作品摘得了本次展览的奖项。在1月15日举办的颁奖典礼上,这些亲密合作了近两个月的团队,共同领取了“认证”这次科艺交融成果的证书(获奖名单见文末)。部分同学还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了西湖大学。

“交集之域”是西湖大学第一次举办的大型艺术展,也是许多西湖博士生们首度尝试和美院的同学们组队进行艺术创作。开放命题、自由组队、鼓励跨界的征集,造就了不少惊喜之作。让我们一起来回味这场特别的展览吧。

《望川》&《BIO-MAP》

人类营养与流行病学实验室x创新设计学院

西湖大学:梁玉慧,郑钜圣实验室2018级博士生

中国美院:王逸阳、毛真珍

《望川》

将西湖大学校园、山水画和生命科学结合,有可能吗?《望川》做到了。梁玉慧向我们介绍:“这件作品结合了生物学中在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时展现结果的一种独特的图表——曼哈顿图与中华艺术的瑰宝《千里江山图》进行创作”。生物学领域有着各种形式的数据可视化图表,这些图表的形态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小组通过更视觉化和艺术化的处理,将这些图表形态融入“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营造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并呈现人与自然、艺术与科技相生相长的美感。“见山不是山”,画中山水风物皆源于生物实验与数据图表;“见山又是山”,以此寄托凌绝学术峰顶、一览众山小之期望。

《BIO-MAP》

而在同一团队出手的《BIO-MAP》中,他们又用细菌“描绘”了云谷的核心建筑物之一:学术环。细菌,对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菌群在生长中的形态也极具特殊美感,其可持续性对目前人类的高能耗社会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但在传统观念中,细菌被认为是对人有害的。他们希望改变这种刻板印象,如在人工制造的环境下加以干预,其呈现形式将更为丰富,并且可以一直保持活性。因此,他们使用人工干预的手段,在空间中预先设定路径,让最为常见的大肠杆菌,沿含有培养基的路径生长形成图形。由此,探讨了人与微生物、社会与微生物在未来的新型关系与共存方式,微生物可以更好地为人所用。

《研究方向》

数论与算术几何实验室x创新设计学院

西湖大学:赵永强(PI)、王秋晖(行政助理)

中国美院:金鑫、郭嘉樑

堆叠成立体积木版俄罗斯方块、散发着幽幽蓝光、细看有蚂蚁在爬行的装置作品《研究方向》,在展览现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事实上,这件作品来源于通常大家概念中很难描绘的数学。合作者们,想通过蚂蚁探索空间、掘道、筑巢,来比喻各类学者探求世间学问的过程:每一条路径都有源源不断的个体前赴后继,树状的路径逐步疏离发散,前所未有的版图面积却难以跨越学科的边界,世界的真相却愈加模糊不清,同样的徒劳便是殊途同归……从蚂蚁看自身,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了解世界?正因为作品引入了蚂蚁这种生物,因此这份“活力”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了这组师生们制作作品中的重难点。设计巢室、挑选品种、学习饲养方法等每一个环节都富有挑战性。并且,为满足作品呈现效果以及对蚂蚁人道主义关怀,他们谨慎选择了挖掘区的基质材料,希望既能够清晰地呈现蚂蚁的挖掘路径,也能够保护好这些生命。挖掘区容器设计考虑到如何引导蚂蚁的工作,并且在形态上去贴合作品主旨,创造出隔绝却又互相可见的单位空间呼应主旨背景。

《镜丛复眼》+《演化切片》

人工智能研究与创新实验室x网络社会与数据感知艺术创作、艺术科技创造与研究、媒体艺术创作、自由艺术专业

西湖大学:段晨瑞,李子青实验室2020级博士生

中国美院:吴元安、刘奕雯、张砚墨、杨晶 、尉浩

《镜丛复眼》

乍看这件作品,会以为这件影像作品来自于生命科学学院,但其实,这件“仿生”艺术品是美院与西湖人工智能博士生的合作。段晨瑞解释:“灵感源于大自然中一些生物的复眼结构,我们对复眼‘看’的概念加以解构,借光线的反射与折射实现“人-视觉”的拓展。观察周围的事物,同时与多个维度的影像和现实相呼应,希望通过这些多维度的观看的方式,来体现出自然的和谐和生命的静美。”她用一句诗意化的概念作了总结:“穿透冰冷的机械,是生命的力量。”

《演化切片》

这个组还演绎了另一件影像作品——《演化切片》。同学们依据进化论所提供的生物科学成果,用视觉化的表现方式(视频生成)抽象化表现这个过程。将生物在某个时空中的形态切片话呈现,再用智能算法将其中的过程虚化,创造了一种“迷幻”的视听效果。

《章鱼变色行为》

生长调控与转化研究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与创新尖端实验室x创新设计专业

西湖大学:骆锦威,许田实验室 2020级博士生;章洪永,Mohamad Sawan实验室2020级博士生

中国美院:姚金豆、刘玉婷、顾少杰

这一组装置作品将目光投向了章鱼表皮变色及日常行为动作,从章鱼日常行为、培养行为、表皮变换中捕获切入点,观察章鱼的皮肤和举措进行设计。作品包括章鱼行为观察视频、章鱼展示、mapping投影、小型模型涂装等方式,对章鱼行为有更生动直观的展示。

《Be Seen》

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实验室x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专业

西湖大学:胡慧洁,高亮实验室 2020级博士生

中国美院:马琛、余燕、周恺翎

这件展品,是本次展览中尤其欢迎大家来动手、参与科学艺术互动与创作的一件,他们在墙上展示了“生命的一千种可能”,也鼓励观看者“创造”他们眼里的“生命”。

主创团队的介绍,也非常动人:“我们善于歌颂生命的高大伟岸,善于赞扬生命的广大辽阔,却不善于低头,甚至眯眼,努力去窥探生命微小的瞬间,但有些美好就在一个角落,我们能否努力让自己看见。或大或小的生命其实都存在于不同的培养“皿”,这个皿承载着生命走向成长、丰富、变异、消失等等。这些空间里,也许是在复述细胞、菌落、神经纤维的模样,但我们也在偷偷诠释自己。我们想在有限的时空里,去看见与表达无限的生命。希望你能看到、感到。”


其它作品

《平行与相交的时间Alpha》

徐思捷、储玉辉、刘泽旭

(作品局部图)

《“艺藻”实验室》

臧雪 、俞宗成、王慧卿、陈赟、周雨奇、曹度

《先进防伪技术》

窦文超、吴瀚、钱欣妍、孙诺亚

《生命之美——Black Dog》

赵舒畅、许凤喆、郭舟妍 、尹宝、姜珊、黄妍、潘墨馨、王梓航 、钱晨、陈伟坤、陈翔宇

《细胞治疗》

范新文、徐理青、毛姣姣、俞鸿达

《藏》

庞帅、孙诗雨

《2050孵化器》

骆锦威、庞帅、徐星濡、王藤

《多维度艺术创作》吴瀚、贺香兰、罗心紫

《丛林法则》吴瀚、周紫晨、楼碧漪

《"无题"》、《西湖大学联名计划》、《二十四只鸟》、《不息》、《狂欢》、《缸中海》

洪乐、陈锦波、张世杰、武希文、朱晏麟、刘易、应涛、郑晴川、翟宇辉

《神游》

何铭卉、梁潇、王睿琦、陈柯晓、董盼盼

《石吟》

杨丹、冯立、许柚、彭韩、肖静 、姚顺宇、郭瑞颖、侯宁可、邹越

《0》

朱玉垚、马淑真、沙莹、黄澜越、李林娜、吴一凡、黄文莉


获奖名单

一等奖《平行与相交的时间Alpha》

二等奖《BIO-MAP》、《望川》,《研究方向》

三等奖《“艺藻”实验室》、《先进防伪技术》《生命之美——Black Dog》、《Be Seen》、《细胞治疗》

优胜奖《藏》、《2050孵化器》、《多维度艺术创作》、《丛林法则》、《"无题"》、《西湖大学联名计划》、《二十四只鸟》、《不息》、《狂欢》、《缸中有海》《镜丛复眼+演化切化》、《章鱼变色行为》、《神游》、《石吟》、《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