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一位,是以严谨思维埋头科研却常常有各种浪漫猜想的科学家。
一位,是被退稿17次仍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最终粉丝无数的作家。
一位,是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后致力于让科技有点儿意思的科普工作者。
当他们三个人坐在一起,都会聊些什么?
4月23日,西湖大学、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了2021年世界读书日暨首届西湖大学图书馆捐赠基金活动日,其中一个环节“西湖春读会”,邀请了西湖大学遗传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当代著名作家、编剧麦家,果壳创始人、CEO姬十三,一起分享他们眼中的科学与阅读之美。
一位科学家的猜想
左撇子影响文明进程?
当天的分享会是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许田就以“良渚”开场。
在了解良渚文明让他为5000年中华文明感到震撼和骄傲的同时,他惊讶地注意到一个细节——良渚博物院中展示了很多古人用的石镰刀等工具,从刃面来看,90%是供左手使用的,由此很多考古专家推断良渚人中有很多左撇子。
如果良渚人90%是左撇子,我们的先祖是否大多数是左撇子?如果是,又对文明进程有怎样的影响?许田提出进一步猜想——
古代的中文主要写在竹简上,文字从上至下、从右往左,一片连一片。如果是左手翻竹简、右手写字,竹简上的字容易擦掉;如果左手写字,从右往左写,就不会有问题。他猜想中文几千年从右往左是否因为我们的祖先大多数是左撇子?
“小时候的我,就是左撇子。”许田说,早在幼儿园时,父亲逼他右手拿筷子吃饭硬是给改了过来,改变左右手性对脑子的发育和功能有负面影响,包括口吃。
读书时,许田就看过,法国医生皮埃尔·保尔·布罗卡,最早发现多数人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美国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发现大脑两半球有不同的功能分工。书写和阅读从上至下、从右往左几千年的华人和东亚人的大脑发育和功能是否和从左往右横向书写和阅读的欧美人不同?
猜想二,地球上1/5的人是华人,为什么中华民族会有这么多人?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说,是一定有进化优势的,那么是什么优势?
许田认为,原因之一可能是水稻,对,就是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了20多万斤的碳化水稻。
五千多年前,良渚就有了非常发达的水稻文明,它的影响有什么呢?可以让游牧民族变成农耕民族,在一个地方固定生活,对人口增加有大大帮助,而且它可能还影响了古人的基因突变。
许田说,这些都是他的个人猜想,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还要等科学家、考古学家们去好好研究。
一位作家的回忆
第一本小说经历了17次退稿
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分享会上,麦家说,“我的大脑里也有一个天堂。”
他吐露,光是欧洲的小说,自己就读过2000多本。但就是这样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在初中之前,没有看过一本课外书。
“在我出生的20世纪60年代,没有书可读。现在是书太多了,我们要求着人读书。”在麦家看来,阅读的魅力不仅在于能丰富学识,还在于体悟人生。
时隔多年,他还记得读到人生第一本书时的震撼。“这是‘天赐’的一本书。从第一行字开始,我就迷上了,翻来覆去读了一年。”这本书,麦家在最后才透露是《林海雪原》。
他说,《林海雪原》不是一本一流的文学作品,但因为它,自己好像拥有了整个世界。
“看书前,我以为大家都和我一样地生活。看了书,我开始想象,世界上不认识的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麦家坦言,今天自己取得的成绩,和那本书是分不开的。
因为一本书,麦家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开始向往走出自己生活的小村庄。
因为另一本书,他被“改造”了。
这是麦家于1991年开始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说。只不过,它的问世,有些坎坷,曾历经17次退稿。直到11年后,也就是2002年,才与读者见面。
“第一稿写了8个月,被退稿时那种崩溃的感觉,记忆犹新。”麦家说,第7次退稿是5年后。那时的他,“想做一个地球的流浪者”“靠着丧气浪迹天涯”。
在哀莫大于心死的情况下,麦家坐上了一辆公交车,漫无目的地坐到了终点站——火车站,并随便上了一趟列车。在车上,他遇见一位坐在斜对面的老人。
他还记得,那时下车的乘客太多,列车上没有几个人。老者看出麦家情绪不高,坐到他的对面,和他谈心。得知麦家“出走”的理由后,老者哈哈大笑。
“他说,作品是你们作者的孩子,但被退回的稿子就是一堆废纸。你为废纸荒废一生,我觉得你智商太低。下一站你就回去。”如今回忆起来,麦家很感谢那位老者。也是因为那一番话,让他经受住了之后一次又一次被退稿的打击。
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人生中遇到这样的老者,但是阅读不同的书,就有了这样顿悟的机会。世间万象都被浓缩在文字中。在书里,读者能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别人的失败,然后在失败中学会如何处理。
“生活有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但书籍可以。”他说,作家将生活体悟写在书中,让读者能在纸上体会人生。拥有诸多书籍的图书馆,就是最好的人生模拟训练场。这也是图书馆存在的意义。
如今,麦家每天都在阅读。于他而言,阅读就和呼吸一样,每一天都是世界读书日。“文学不是一个专业,文学就是人生。”
一位科普工作者
把1%的科研好好说给普通人听
科普是什么?
从事科普工作17年的姬十三,说在他眼里,就是公众去打开科学世界的方式。
“火星小行星今晚离地球很近,辐射特别大,请关上手机。”姬十三说,每个人都有个家庭群,有可能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有可能是“南北一家人”,这样的文章经常在群里出现。可90%以这种标题出现的内容,都是假的。
但这就是很多普通人,对科学的解读方式。
有一个全民素养的调查,说中国有10.47%的人具备科学素养,那就意味着90%的人科学素养都不合格。
那怎么样给普通人做科普?
姬十三说,99%的科研内容是不适合做大众传播的,可能就是1%的内容在被解读、表达后,构成99%的人眼里的科学世界。他的任务,就是把1%好好表达给普通人看。
一根棒棒糖要被舔多少口才能被吃掉?以多快的速度摇可乐最佳?姬十三说:有趣的科普像个钩子,能把公众注意力从其他领域钩回到奇妙的科学世界。
十几年前,姬十三和刘慈欣(《三体》作者)在杭州一家酒吧喝酒,聊到一个城市要毁灭了,刘慈欣说要把杭州变成一幅画卷起来带走,还聊到科幻、宇宙……他们聊得特别投入,一抬头发现隔壁桌看着他们特别尴尬。当时他就想,要是有一天在酒吧里聊科学不再尴尬,那该多好。
如今,姬十三说已经做到了,在艺术中心、咖啡馆、酒吧……希望将来都能有一个科学图书馆,那这个世界会更好一点。
最新资讯
大学新闻
大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