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立冬后的第一个周六,西湖大学首届运动会穿越晨雾,顶着30°C的高温准时抵达。
比天气更燃的,是从云栖校区传递至云谷校区的西湖火炬。寓意昂扬奋进的火种,取于理学院PI张鑫实验室,由6名西湖大家庭的“头号选手”全程护送。这6名火炬手,分别是西湖大学2018级优秀博士毕业生代表孙耀庭、第一位入职的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博导)李牮、第一位入职的行政人员程雨祺、第一位入职西湖教育基金会的行政人员周瑾、第一位校长施一公,以及第一届本科生代表肖逸霄。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万米长跑项目1号参赛选手、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首届运动会鸣枪开赛。
我们的镜头,记录了今天赛场上的每一次腾空跃起,每一次飞速冲刺,每一次接力奔跑……为今天的你们——每一位西湖纪录的创造者,喝彩!
“笑一笑”一点都不好惹
后生可畏。
平均年龄不到18岁,西湖书院代表队里的学生组,是跑道上令人望尘莫及的存在。
在学生组男子100米短跑项目,301号肖逸霄、302号任颂楠、303号黄霏凡、304号沈煜奇四位选手全部入围决赛,包揽了冠、亚、季军。
新晋“西湖飞人”肖逸霄虽然顶着“笑一笑”的昵称,走上赛场却一点都不好惹。
他是全场最忙的运动员之一。在百米预赛和决赛之间,他还参加了男子跳远决赛,跳出了5.91米的好成绩,拿下学生组第一。
而在百米决赛后不久,他又一次站上起跑线。西湖书院代表队的百米短跑前三名与薛淞元同学,联手在学生组4×100接力决赛中一骑绝尘,取得了碾压式的胜利。
“笑一笑”同学,哪里是双料冠军?他是“帽子戏法”。
发光的46岁与25岁的对手
“你多大?”
“25。”
“我46。”
这段教工组男子100米决赛冠亚军之间的对话,引得终点线上一阵大笑。
冠军李勇奇来自工学院赵世钰实验室,今年25岁;亚军董秀成来自学校总务部,今年46岁。虽然年龄几乎差了一倍,但两人的成绩只差不到0.8秒。
不过,董秀成在不久后的教工组4×100接力决赛中扳回一城。他所在的行政平台代表队,以同样不到0.8秒的差距,险胜李勇奇所在的工学院代表队,骄傲地展现了自己依旧发光的46岁。
了不起的是,这两位教工组短跑冠军,在自己的田赛兼项上也都拿了第一名。董秀成以10.22米,投得教工组男子铅球决赛第一;李勇奇则在教工组男子跳远赛场上,以5.6米的成绩排在头位。
横空出世的新“西湖跑神”
长跑,是西湖大学的运动“标签”。
开学跑、跨年跑、云谷第一跑……只要是学校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定有西湖大学跑团的长跑英姿。所以,当万米长跑成为首届运动会最热门的项目,没有人感到意外。
上午,男子万米长跑,教工组与学生组同时开赛。起跑线上,10号新面孔引起围观师生的注意。他悄悄将橙色的长跑背心拉紧,熟练地在背后系了一个小结,露出半截打底的白色T恤,在人群中显得很有“专业”范儿。
几圈过后,他死死咬住教工组来自行政平台代表队的2号王佰芸。在不久前的建德马拉松比赛中,王老师刚刚创造过个人全马的最好成绩2小时53分48秒,是西湖大学跑团里的已知“跑神”。
赛程后半段,新面孔和王老师互相超越,难分伯仲。一直到最后两圈,新面孔把一直捏在手里的秒表一扔,全力向前冲刺,以37分16秒的成绩成为全场第一,当场就被封为新一代“西湖跑神”。
新“跑神”叫叶文涛,是西湖大学2022级的博士新生,在理学院杨汶醒老师实验室,从事人工光合作用相关的研究。本科在首都医科大学读康复学专业的他,因为喜欢化学常常跑去北大旁听化学课。“不在实验室的时候就是在跑步”“自驱力非常强”,是导师杨汶醒对他的褒奖。
王佰芸是叶文涛在西湖大学的最强对手,但一直没有同场竞技的机会。这次,王老师以37分25秒的成绩获得教工组男子万米长跑第一。两位“跑神”在赛后约定,以后还要一起跑。
完赛胜过一切
女子万米赛,是下午赛场上当之无愧的焦点。
超过30°C的气温和当头烈日,连场边的拉拉队都有些吃不消。跑道上,身披蓝色战袍的女子长跑队员,一个个都晒红了脸;跑道边,上午已经完赛的长跑“男团”悉数到场,拿着水做好保障工作。校长施一公也全程站在跑道边为每一位“女团”队员加油,连赞“了不起”。
95后女生史晓倩,是西湖家人中的长跑健将,10公里个人最好成绩约42分钟。2021年,她加入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志愿者团队,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今天,她代表基金会出赛,一路遥遥领先,毫无悬念摘得桂冠。
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2020级博士生方娈宁,本是学生组女子万米长跑的夺冠热门,平时不要说万米,35公里的越野跑都不在话下。还集齐过西湖大学羽毛球女子单打、双打、混双、团队“全满贯”。
今天下午,她在身体欠佳的状态下坚持走上起跑线,中途一度离开赛场想要放弃,但短暂休整后又重新回到跑道上。“一次跑不出最好的状态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能完赛。”她说。
教工组的陈晶,和方娈宁一样抱着“完赛胜过一切”的态度。前半程,她一直鼓励跑在身边的队友“要坚持啊”;后半程,处于落后位置的她,身边跟了一串陪跑的人,每一个人都在为她加油。
篇幅有限,我们没有办法记录每一位纪录创造者的故事。但今天走上赛场的每一位选手,你们的名字和成绩,都将写进西湖大学的校史中。
一个个成绩的背后,是一个个奔跑的西湖人,也是奔跑中的西湖大学。
最新资讯
我在西湖读博士
我在西湖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