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大学新闻

9国26位导师,西湖大学交叉科学中心夏校开启报名
大学新闻
理学院 2024年05月31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media@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学科交叉,始终是西湖大学校园里最浓厚的科研文化。

一道500多米长的学术环,串起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数百个实验室,成为整个云谷校园里最核心的建筑群,也是“跨学科”在西湖最具像的展现。

更别提那一场场学术交叉午餐会,在午餐会上一拍即合的“交叉”灵感,以及最后落下的学术果实。

在西湖,学术不会被“学科”束缚。

酷暑到来之前,又一个重磅西湖夏校开启报名——今年8月1~16日,由西湖大学交叉科学中心主办的“小石子生物聚变暑期学校”(PEBBLE BioFusion Camp 2024)将在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举办。

本次夏校同样不收取任何项目费用,现已面向全球学生开放报名。

期待更多交叉科学的“小石子”投入西湖,泛起有趣的波澜。

为什么叫“小石子”

稍有不同的是,这次夏校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小石子”,这要从何说起?

举办这次夏校的西湖大学交叉科学中心,是西湖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形成科技创新突破口的又一重要举措。中心计划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进行布局,在紧密结合实验和数据驱动研究范式的同时,推动理论研究、特别是复杂性和生命系统的研究。

中心尽管初创,思想的碰撞交融已经开始,年轻的PI(特聘研究员、博导)肖方舟突发奇想,“小石子”锵锵落地。

小石子生物聚变暑期学校的课程设计聚焦在跨学科的思想与技术,包括Physics物理学(生物物理学、活性物质和非平衡统计力学)、Engineering工程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控制)、Biology生物学(力学、系统和合成生物学)以及Learning学习学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不同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相连,发音正好与“小石子”的英文(Pebble)相同。

“小石子”夏校为期两周半,兼具广度与深度——

围绕五个不同的主题,专家学者们将通过学术报告或授课的形式,就复杂生物系统的各个方面提出不同角度的观点,并带领同学们展开深度讨论。

同学们也将有机会提出并深度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并获得西湖大学跨学院的PI指导。

小石子生物聚变暑期学校课程及讲座主题(暂定)

跨学科导师都有谁

小石子生物聚变暑期学校目前邀请到2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自中国、美国、丹麦、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印度、韩国等九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他们的学术背景涵盖合成生物学、复杂系统、自组织、生物物理学、非平衡统计物理学、AI4SCIENCE等领域,充分体现了“交叉”二字。

Caleb Bashor教授

美国莱斯大学

2010年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医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所 (IMES) 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任莱斯大学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的助理教授。Bashor教授的研究重点是工程化合成调控程序,以重塑细胞表型,并致力于开发基于工程化人类细胞的变革性细胞疗法。

Leticia Cugliandolo教授

巴黎索邦大学

1991年在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罗马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院校、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是诺奖获得者Giorgio Parisi团队的核心成员。1997年加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2003年起至今担任巴黎索邦大学正教授,现同时担任法国大学研究院高级成员,以及印度塔塔基础科学研究所兼职教授。2007-2017主持Les Houches夏令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Abhishek Dhar教授

印度塔塔基础科学研究所

Abhishek Dhar教授是一位印度物理学家,塔塔基础科学研究所国际理论科学中心(ICTS,TIFR)教授,专攻统计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在非平衡统计力学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现任印度国家科学学院(INSA)院士。

Hisao Hayakawa教授

京都大学

1991年获得九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加入京都大学,2006年起担任京都大学基础物理学研究所(Yukawa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非平衡统计力学、颗粒物质、玻璃化转变等。

Frank Juelicher教授

德国德累斯顿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

1994年在德国科隆大学及Juelich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法国巴黎居里研究所和ESPCI从事研究工作,2002年起担任德国德累斯顿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主任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生物物理学教授。2017年获德国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Juelicher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软凝聚态物质、统计物理和生物物理。

Kyogo Kawaguchi教授

RIKEN & 东京大学

现任RIKEN Hakubi研究团队的非平衡生物物理学团队负责人和东京大学理学院助理教授。他是非平衡物理学和生命物质的专家,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命系统中的非平衡现象和量子多体系统中的活动诱导相变等方面。

Jorge Kurchan教授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Jorge Kurchan教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罗马拉斯佩齐亚大学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起先后就职于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巴黎市工业物理化学学校以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现任庞加莱研究所副主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物理统计实验室主任。他的主要兴趣是非平衡热力学、玻璃物理学以及近可积动力系统的随机处理。

Jae Sung Lee教授

韩国高等研究院 (KIS)

Jae Sung Lee 教授是韩国高等研究院(KIAS)物理学院教授。他通过统计物理学的方法论,研究物理学中出现的各种新兴现象和重要问题。主要研究方向是小系统的随机热力学,例如细胞大小的生物系统热力学。此外,他的研究兴趣还包括广泛的统计物理现象,包括复杂系统的相变以及通过动态渗流模型研究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设备的电阻开关行为。

Roberto Di Leonardo教授

罗马大学

2002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罗马凝聚态物理研究所(INFM)以及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获得意大利总统奖章,2016年起加入罗马大学,现任罗马大学物理系正教授。近期他的研究兴趣转向合成生物学,将其作为重新编程细菌的工具,使细菌成为新型活性材料的智能原子。

苗兵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苗兵教授于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理论高分子物理组,2006年至2011年期间担任圣弗朗西斯泽维尔大学、圭尔夫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自2011年起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方向包括统计物理、软凝聚态理论,对与(随机/量子,平衡/非平衡)涨落有关的理论物理基础问题有广泛兴趣。

Hyunggyu Park教授

韩国高等研究院 (KIS)

Hyunggyu Park 教授是韩国高等研究院量子宇宙中心(Quantum Universe Center)教授。他在研究多体系统的涌现特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包括经典磁系统、非公度系统、准晶体以及非平衡随机复杂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专注于非平衡相变和临界现象,并引入了几个关于系统如何演变成冻结状态的重要概念。目前研究兴趣包括非平衡涨落定理、无序系统、同步、棘轮、交通流和网络。

Jacques Prost教授

巴黎居里研究所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

1973年在法国波尔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巴黎居里研究所荣誉研究主任和退休教授,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杰出访问教授,法国科学院和欧洲科学院院士。于2007年获得Del Duca European Grand Prix,2016年获得Beverly and Raymond Sackler prize in Biophysics。Prost教授在软物质物理学和统计物理学领域,尤其是液晶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Masaki Sano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 东京大学

1986年获得日本东北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东京大学物理学系教授,通用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东京大学物理学系系主任,日本物理学会董事会成员,国际物理和应用物理学联合会C3委员会成员等职务。2019年,Sano教授正式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物理与天文学院,担任讲席教授。他在混沌动力学、湍流、裂纹扩展、生物物理学、统计物理和活性物质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Kim Sneppen教授

尼尔斯·玻尔研究所(NBI)

1989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Nordita)、洛克菲勒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魏茨曼研究所和NBI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获皇家丹麦科学院颁发的奥勒·罗默奖(Ole Rømer price),自2005年起担任NBI教授,也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Sneppen教授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和统计力学,他的研究集中在复杂系统、自组织现象和网络动力学等方面,1996年提出描述物种演化和灭绝的Bak-Sneppen模型。

Kazumasa Takeuchi教授

东京大学

2010年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东京大学、CEA-Saclay从事研究工作。自2018年来,担任东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18年获得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表彰的青年科学奖。主要研究非平衡统计物理,特别是液晶湍流、生物物理、软物质物理和活性物质物理。

陈子博教授

西湖大学

2018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9年至2022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合成生物学研究。曾获奖项包括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Burroughs Wellcome Fund Career Award at the Scientific Interface等。2022年9月起,任西湖大学工学院兼聘教授,从事生物编程相关研究,包括使用蛋白质进行分子计算以及蛋白质的可编程自组装等方向。

郭瀚卿博士

西湖大学

2022年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后继续于达特茅斯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作为Westlake Fellow加入西湖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 从分子和细胞层面探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双侧不对称现象 2. 研究细胞手性及其对器官、组织形态发生的影响 3. 探索肠道发育过程中的左旋调控通路。

何柏毅(Po-Yi Ho)教授

西湖大学

2014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至2023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任西湖大学工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微生物群的定量工程,广泛研究方向包括生物物理学、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生态与进化学等。

苏团民Thuan Beng Saw教授

西湖大学

2013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和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理学学士/硕士双学位,而后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22年起担任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致力于通过开发与优化各种交叉学科的方法和策略,如分子/细胞/动物相关的生物学技术、先进的显微成像系统与图像分析手段、微流控与微加工系统等,全面剖析生物电与力学领域的科学问题。

汤超教授

西湖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湖大学讲席教授、交叉科学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主任,《定量生物学》杂志共同主编。汤超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86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博士后期间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终身正教授,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

汤雷翰教授

西湖大学

1987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于利希研究中心固体物理所等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6年任职英国帝国理工学院Blackett实验室讲师,1997年加入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历任副教授、教授。2024年受聘于西湖大学,任理学院及交叉科学中心讲席教授。主要从事平衡和非平衡系统统计物理学研究,近年来注意力逐步转向生命系统的内在有序运动、自组织行为及其生成过程的研究。

吴泰霖教授

西湖大学

吴泰霖博士2019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2020年-202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6月正式加入西湖大学工学院,创建西湖大学人工智能与科学仿真发现实验室。吴泰霖博士研究方向为AI与Science学科交叉的核心、普适问题。

王寿文教授

西湖大学

2018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18-2022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系统生物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起,任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致力于结合谱系追踪与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深入理解细胞的命运选择,以及组织的发生、维持、病变等基本生物学问题。

肖方舟教授

西湖大学

2022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之后作为博士后加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研究。2024年1月加入西湖大学,建立生物机器控制与架构实验室,来孵化为生物工业革命做准备的基建型研究。

薛时磊教授

西湖大学

2018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9月起于奥地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秋加入西湖大学工学院任特聘研究员,从事软物质力学研究。

周珍楠教授

西湖大学

2014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数学系,获博士学位。随后任职于美国杜克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2024年加入西湖大学。主要的研究兴趣在于微分方程和随机模型的应用分析,以及科学问题的数值方法设计和算法分析。这些科学问题源于量子力学、理论化学、生物学等领域,而且普遍存在多尺度的现象,尤其关注相关的模型约化策略以及高效模拟方法。

报名须知

项目时间:2024年8月1日~16日

申请对象:国内外高年级(大二及以上)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

申请方式:请访问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单

https://www.wjx.cn/vm/tiVNBHZ.aspx#

申请材料:个人陈述和2封推荐信(中英文均可)

申请截止日期:北京时间2024年6月23日 23:59

项目费用:本次暑期学校期不收取任何项目费用,被录取学生的食宿将由主办方提供(不含交通费用)。对于需要长途交通的学生,我们为表现优秀者提供一定额度的交通补贴。

联系方式:西湖大学交叉科学中心

电话:0571-88110062

邮箱:cis@westlake.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墩余路600号(云谷校区)理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