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大学新闻

16位中外校长接力报告,此刻请聆听丨我们的大学
大学新闻
公共事务部 2024年10月21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media@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为期2天的2024西湖高等教育论坛,已圆满落下帷幕。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当下层出不穷的变革和挑战,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亟待驶向何方?

让我们把话筒交给“校长们”。

我们汇总了在主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的16位中外校长们的精华观点。它们源于全球顶尖大学的教育实践,也源于大学管理者最前沿的思考。

(*排序以现场发言顺序为准)


纽约大学第16任校长
牛津大学第296任校长
Andrew Hamilton

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在变革与挑战中为高等教育找到新的航向。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重返过去,从我的职业生涯来重新审视: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什么。

我曾先后在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纽约大学任职,退休那天我长出一口气。连顺利完成任期都变得很有挑战,说明我们正在面对一个非常困难的时代。

在我看来,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保存知识。我们的工作是围绕知识展开的,而不是政治。这是大学存在的重要原因,不论是年轻的西湖大学,还是那些古老的大学,都因此对所在城市、国家和世界做出贡献,但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强调这一点。


莱斯大学第7任校长
David Leebron

大学之间,长期以来都是强调合作和竞争的,国家之间亦然。

尤其在当下,大学越来越被认为是国家的重要资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知识创新和应用方面,大学所承担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大。

因此,在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紧张的今天,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之间的合作,来促进国家之间的关系。我相信,这样的合作将不仅仅影响未来的科技,一定毫无疑问能够在更大的领域发挥作用。今天在座的都是或都曾是大学的校长,我们身负构建人类沟通交流桥梁的重任,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纽约科学院院长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第10任校长

Nicholas Dirks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我深知大学一直是全球性的机构。

大学的历史要追溯到德国洪堡大学,但随着全球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向美国聚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地位逐渐取代了德国和英国。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是人文还是科学,大学的发展都需要获得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源,不仅仅是财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智力支持。如果教师和学生在全球交流的数量减少,将对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全球大学持续繁荣构成巨大威胁。

我们要认识到,大学所面临的是全球性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协作,哪怕我们之间正存在着一些把彼此拉远的力量。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第3任校长

香港科技大学第3任校长

Tony Chan

大学是象牙塔,但当我们从像剑桥、牛津这样的象牙塔往外走,我们毫无疑问要考虑到大学对经济的影响和研究的商业化。

科学家的目标和产业、和政府之间的目标从长远看都是一致的,但是短期可能不一致,因为我们考虑更多的是知识传播、鼓励创新,政府和业界考虑得更多的可能是就业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等。

所以我们需要给大学教职提供一些必要的激励,也需要改变各方的思维定势,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只是扮演的角色稍有不同,要相互理解才能共同成就。


南洋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

San Ling

在一个变化越来越成为唯一常态的世界里,大学应该如何应对,并持续对未来的世界产生影响?

教育方面,我们认为必须要超越单纯的学科,拿出一个新的跨学科方案——老师来自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共同形成一个合作教学的团队,其中有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工程师,还有人文学家等等。同样,在每个课堂中,我们要保证学生也来自于不同的学科背景,然后让他们形成一个项目团队,所以课堂是非常多元的。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贯穿跨学科的理念,让学生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我们还给学生很多参与实习的机会,哪怕你学的是哲学、是数学,你也要到实业界搞半年实习。在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让大家看到“所学”如何跟“所用”结合。


清华大学校长
李路明

清华正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例如,我们目前已为学生提供一百余门由人工智能辅助的独立课程。我们还希望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AI助手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他们还可以参与到这个AI助手的设计过程中。清华大学也在努力与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安全相关问题的合作,为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与发展作出更大积极贡献。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在社会变革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和作用。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清华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网络构建、科技前沿探索、AI赋能教育教学、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期待与全球高校携起手来,促进交流互信,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高度责任感的未来领导者,共同为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香港大学校长
张翔

历史早就告诉我们,技术变革的步调是飞快的。纽约第五大道上的车从马车变成汽车,只花了10年,而不久前又有公司发布了无人驾驶出租车……AI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学习、教育和研究。

我原本估计在Al浪潮冲击下的高等教育5-10年内必须要彻头彻面去改变,否则难以生存,但在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同行们更激进,他们认为必须要在3~5年完成改变。

显然,AI所带来的变革跟过去的工业革命很不一样。我们今天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工具技术,有可能还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一种机器智慧的物种,比人类聪明得多——未来找工作,不是人与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竞争,而可能是来自机器、来自软件的竞争。

因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地去思考,10年或更长时间之后,我们如何培养人?AI是挑战还是机遇?教与学要如何转型?我们把技术利用得好,也许可以走在技术前面;如果被技术拉开距离,就非常被动了,甚至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未来也许是人类教授与AI智能体的混合体,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复旦大学校长
金力

今天的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动荡和变革,发展与和平方面的赤字依然存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然而,不管挑战有多大,我认为有两个主题是恒定不变的:一个是发展,一个是开放。

因此,面向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适应发展和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即解决全球和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的能力。当前复杂的国际局给大学生的全球流动制造了不少困难,作为大学教育者,我们要探讨的是,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走出去?

复旦正在重塑并持续扩展全球合作网络,同时构建一流的学科,尤其是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对话,引导他们关注全球创新发展。但所有提升学生全球流动性的努力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国际化的校园——一个能够培养学生自立自信和文化包容性的生态系统。

在中国,我们常说“流水不腐”。学生是“流水”,只有在全球流动起来,在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和活动实践中流动起来,才能拥有鲜活的创新力量,进而迸发出持续的、巨大的创新能量。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丁奎岭

我演讲的题目是“国际化是重塑创新与教育的催化剂”, 和大家分享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国际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回顾交通大学的发展历程,国际化是重要的推动力量,重塑了创新和教育的校内外生态,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注入了“催化剂”。

近年来,学校与海外合作伙伴高校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探索形成了交大密西根学院、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等若干代表性平台和实践项目。同时,学校也积极构筑国际科研合作机制和平台,与伙伴高校协同攻关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实现科技创新与学生培养有效联动,并构建以李政道研究所为代表的国际化研究平台和团队。

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全球大学组成了有机的学术网络,构成了一个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大学要以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创新与教育,在互利互惠的交流合作中实现共赢。希望中外高校的同行们能够用好国际化这一“催化剂”,为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包容的美好世界而共同努力!


北京大学副校长
方方

我来介绍一下大学在变革与挑战中如何拓展国际合作。在前所未有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教育面临着非常复杂和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坚持国际交流交往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所以去年北京大学把2023年的发展的年度的主题定为国际战略年,根据这个战略的指导,我们促进了多个领域的国际合作,今年我们会继续地以开放促一流、与世界共发展。

大学是历史和未来已知和未知的交汇之地,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在全球教育治理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北京大学正在从观察者和学习者,转变为倡导者和构建者,我们正在世界各地跟不同的伙伴进行合作,贡献于全球教育的治理。同时,我们也致力于促进有组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多边教育与多边大学合作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北京大学也是其中的推动者之一。第三,我们将持续优化教育对外开放的资源配置和合作战略,要尽量满足、补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资源的配置。


浙江大学副校长
王靖岱

我发言的主题是“建设卓越的创新型大学”。浙江大学早在1998年就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的目标。

21世纪的卓越创新型大学应当具备以下的要素特征: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创新型的科学研究,推进创新型成果转化,汇聚创新型人才队伍,构建创新型治理体系,拥有享誉世界的优秀学科集群、完善的学科体系布局和良好的学科交叉汇聚生态。

浙江大学多年来积极采取行动建设卓越的创新型大学:科教融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交叉汇聚推进引领性创新和学科拔尖造峰;集聚创新要素服务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整体智治的数字化改革;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21世纪的创新型大学,既延续现代大学的精神与传统,同时又超越经典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模式,以创新为核心理念和价值观,指导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大学治理等全方位创新,将引领高等教育变革,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支撑和创新型经济的动力引擎。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
陈十一

中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政府正大力投入资源以推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而近年来,一个显著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被引入这一领域,助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在这一背景下,西湖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无疑成为了最为成功的典范。这些新型大学正引领着潮流,它们通过加强与社会资源的联系,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社会资源和企业家的积极参与,不仅更加精准地满足了当代大学的发展需求,还加速了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的市场化进程,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科技大学校长
封东来

我将与大家分享上海科技大学在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从筹建之初,我们就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在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在5个关键领域进行创新:大学办学模式,体制机制,教师评价与培养,学生培养,技术转移。上海科大将继续把人才培养作为我们的主要目标,把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与兄弟院校一道,致力于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致力于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2035年把中国建成教育强国这样的目标。


昆山杜克大学校长
刘耀林

在AI时代里,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方面必须面向思考、面向能力建设、面向跨学科。

我们把博雅教育和AI结合,提高了教学的效能和质量。

为了提高我们人学生在 AI 时代的时代的创新能力,我们也改进了人才培养的机制,包括领导力、合作学习、问题解决沟通、全球视野,还有研究实践中的独立探索与创造精神。

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的创新,我们有七大举措,包括通识博雅教育的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学习体验,全员覆盖的科研实践,沉浸式小班教学的教学环境,灵活自主的学习路径等等,以及我们还有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术指导的体系。

只有继续进行我们的教育的改革,我们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迎接社会的新挑战。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童世骏

我想针对具体问题分享我的一些观点。我们面前有三个问题。

第一,就上纽大的机构特点而言,一个国际合作办学的大学为什么要为中国的本土的社区贡献力量?回答是,我们中美合作双方有幸在培养“世界主义的爱国者”或“爱国的世界主义者”方面有很强共识;我们得益于特别注重为社区服务的美国高等教育传统;我们也深感有义务回报上海和浦东人民对我们的宝贵支持。第二,从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环境来看,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如何转化为独特的发展机遇?回答是:作为中美合作高校,上纽大办学在目前形势下虽然更困难了,但也更重要了,而这种“更重要”是应对“更困难”的宝贵资源;作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上纽大的一些学科恰恰获得了深入研究全球问题的独特视角;而上纽大教授有关“竞合”的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不仅适用于商业领域,而且适用于国际关系和高教合作。第三,从上海纽约大学的学校规模而言,如何将一个“小而特”的学校变为“小而优、小而强”?回答是: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好学校所拥有的一些独特优势,让中美双方各有特色、互为补充的教育理念、思想传统和学术资源,实实在在地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
谢心澄

今天全球局势紧张的氛围给国际关系带来挑战,也影响到了全球教育领域。这些紧张关系可能会导致签证限制、国际合作经费削减。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高等教育机构维护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大学必须充当桥梁,推动人民之间、国家之间、文明之间的对话、观点分享和理解,因为只有把不同的视角放在一起,才能够解决复杂的全球问题。

作为一所全球化的大学,我们的大门是敞开的,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行业专家、投资者、决策者、意见领袖和社会组织来宁波诺丁汉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我们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我们对世界作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