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顾问委员会、董事会、学术会议……云谷校区行政楼顶楼的穹顶会议室是西湖大学许多重要会议的举办场所,高高隆起的穹顶,见证了无数重磅嘉宾的发言和讨论。
但这一次,走进会场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一群在读本科生。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还略显稚嫩,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上了讲台,发表着真诚而热烈的观点。
这是首届西湖大学生论坛的现场,来自世界各地30所高校的60余名青年学子齐聚一堂,聚焦时代变局·青年之路。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汹涌的浪潮冲击着这些年轻的心灵,作为大学受教育的主角,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的他们,如何在巨浪中前行?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大学?又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9位演讲者,以“我们的大学”作答,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和思考。一起来听听。
大学,是探索和尝试
大学生活是一个变革性的时期,塑造着我们的身份和目标感。然而刚刚进入大学时,很多学生都处于迷茫的阶段,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未来要到哪里去?这个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而自己又是什么样子?
杨宇涵
来自清华大学的2023级本科生杨宇涵,说了一段社会实践的故事。
“就在两个月前,我在中国最西部的喀什度过了难忘的两周。我在一所高中支教并深入当地社区。在每晚的面对面交流中,听着我的学生分享他们的梦想,享用着当地人分享的玫瑰花茶……”两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的另一边,他见证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看到了自己以外的具体的人和具体的生活,这是在他以前的求学生涯中从不曾有过的经历。
顾丁绮
自由探索的路上,也必然有过迷茫,西湖大学2023级本科生顾丁绮讲述了他的西湖故事。作为一名理科生,他对战争分析抱有浓厚兴趣,并勇敢地发起了一场沙盘战役分享会。起初,得益于辅导员的协助,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包括多位教授的参与。然而,当报名转为自愿后,参与者数量骤减,从五人、三人,直至无人参与,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我是应该坚持还是放弃呢?”
幸运的是,西湖大学为每位本科生都配备了一名学术导师,由西湖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而那时,顾丁绮的导师,施一公教授的一番话,让他坚定了自己的内心:“坚持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继续前进。回报或许会迟到,但最终会到来,即使途径曲折。”
所以,自由探索的道路上有过迷茫和曲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学会利用自由探索中的坚持和勇气,逐渐强大自己的内心。
Amelia Janiak
9位演讲者中,有三位外籍同学,其中,来自昆山杜克大学的四年级学生Amelia Janiak,曾在多个国家和大洲学习和工作。当她决定从波兰来到中国时,对她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她意识到:“为了真正成长,我需要走出我的舒适区,迎接前方的挑战。”
她曾在昆山第三人民医院跟随医生实习;参加过西湖大学本科生夏令营;加入了哥白尼医院实习期间遇到的Tadeusz Robak教授团队;她还被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海外学习项目录取;最终,她被选为美国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 UPWARDS 项目的一员,成为来自世界各地仅有的二十人之一……
这些丰富的经历,让她明白,自由探索的意义是,不断有勇气去拥抱不确定性,而这些探索,最终会给她答案,帮助自己找到未来的方向。
唐诗祺
有的同学分享的角度很特别,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2021级本科生唐诗祺,为在座师生介绍了母校的校训“明德求是、日新自强” 。唐诗祺也正是以此为指引,探索自我,探索世界。
作为一名金融专业的学生,她也学习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课程;课外,她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市场营销、行业研究等方面的实习和竞赛,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在留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期间,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对于什么是 “优秀” 和 “杰出表现” ,她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她相信,积极探索的过程,就是寻找答案的过程。
大学,是学会真正地思考
虽然到场报告的都是本科生,但是不少同学已经有了科研的经历。大学带给他们接触科研的机会,也让他们思考,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面对权威和那些看起来正确的事情时,需要问自己一句:为什么。
胡王浩
胡王浩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2022级本科生,通过跟随两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刘永坦教授的学习,胡王浩探索了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科学研究滋生批判性分析和质疑,而批判性思维则可以推动创新和更深入的科学探究。那么,如何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呢?
他说:“科学研究就是‘求原因’、‘问如何’的一个过程。向下追原理,向上做应用。而它的研究范式就是应用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他最近从事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唇读识别研究,“我一直知道毫米波雷达可以检测人体姿势、测量呼吸和心率。但是对于嘴唇的动作呢?我们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单词会产生不同的特征……“提出假设,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实现的训练模型,或许这就是他的答案。
杨若曦
与胡王浩一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22级物理专业本科生杨若曦也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分享了她的思考。
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它可能是宇宙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属于构成可见天体的任何一种已知的物质。这个看似和很多本科生有点遥远的名词,但是却是杨若曦的研究方向。
她介绍,科学家使用很多方法来寻找暗物质,也有许多暗物质模型,但是关于暗物质仍有太多谜团:“在科学面临的每一次危机中,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危机最终都转化为一场科技革命。对于每一次这样的危机,都需要新的理论来解决问题……(关于暗物质)哪个理论会在这场战争中获胜?我们需要更多的实验,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维。”
大学的科学研究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当下,面对AI,批判性思维仍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关于这个问题,在随后的讨论中也频频被提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储鋆熠分享了他的观点:“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清楚地知道人工智能是一个黑箱,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它是不准确且看不见的。而且人工智能被定位为一种整合工具,而不是创造工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使用人工智能时需要批判性思维。”
大学,是懂得“和而不同”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种对世界真实而具体的关切,在这群年轻人的分享中,我们似乎逐渐能感受到。
Beckett Elkins
Beckett Elkins,来自耶鲁大学,主修全球事务和哲学,他想分享,或许因为叙事的不同,个体和社会会面临不同的冲突,而他的一位中国朋友告诉了他一句著名的儒家名言 “君子和而不同”,Beckett认为,或许从中可以找到答案。
印象中的耶鲁学生是什么样的?或许是聪明的、富有的。但是,Beckett却与印象中的耶鲁大学生截然不同——他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长大:小学的时候,养过鸡和火鸡;到了中学,获得过家禽 “技能大赛”;他的高中甚至有一个 “开拖拉机上学日”。
“我们在周围一直都能看到这种情况。用一个人上的大学、来自的国家、也许是他们穿的衣服来定义一个人。“Beckett说,“当人们声称某些群体的人天生 ‘不合逻辑’ 或 ‘讨厌自由’,因为他们采取了我们不认可的行动。我们需要以怀疑但尊重的态度接近他们,鼓励他们在不同意的时候保持坚定,但在描述他们的对手时要公平和慷慨……但同样重要的是不要低估你的力量。谁知道呢?也许20年后我们会再次见面,并肩坐在一起,致力于一项贸易协定或商业交易。虽然未来有它应有的挑战,但为了每个人的利益,我们应该一起努力。”
谢东初
尊重会赢得尊重,包容也会换来包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3级本科生谢东初也分享了他的故事,他的大学生活教会了他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合作相处。
“我们的校园是一个大熔炉,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这里一起生活、学习和社交。国际学生融入到所有学院。所以我们经常在走廊上相遇,在餐桌上一起吃饭,甚至住在同一个房间。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在考试和比赛中有相同的标准。我们经常作为队友合作或相互竞争。这种密切的互动增强了我们对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解,也教会我们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
Carmine Passarella
如何拉近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距离,如何深入地了解对方?来自哈佛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Carmine Passarella诚实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样,我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是有一件,我们都知道如何去做,也都能做的事情,只需要一点时间和一点耐心,那就是阅读。”
对Carmine而言,为了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需要阅读世界文学作品,这是一种增强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能力的练习。“当面对一部世界文学作品时,我们必须是敏感、有能力的读者。我们必须摒弃自己的诸多臆断,学会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作品之上,避免用本国或本文化背景所特有的视角去解读它……我们会形成新的观点,构建新的框架,用以评估文本以及应对全新的、陌生的事物。我们会开始根据需要,灵活且批判性地转换视角,不仅以这种开放心态、同理心和熟悉感来解读文本,也以此来与他人相处。”
在分享结束后,60余名大学生组成9个小组并围绕6个话题展开讨论并分享,涵盖了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如何塑造健康人格等多个领域。
在论坛开始之初,这群年轻人回答过两个问题:对于西湖大学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和对自己大学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关于西湖,美丽的校园,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优渥的住宿环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母校,美丽的风景,和蔼可亲的教授,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悠久的历史……他们真切地感受着自己成长的地方。
每个人对理想的大学都有各自的向往和憧憬,不论是当下发生的,还是未来所期望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去诉说,去发现,去改变。探索自我,寻求内心答案;探索科研,触碰真理边界;探索世界,发现无限可能。
西湖首届大学生论坛已然落下帷幕,但是关于面对时代之变局,如何走好青年之路的思考不曾停止。或许他们的观点还很稚嫩,也很碎片,但这些20来岁年轻人发出的声音,正在穿过这个穹顶,触达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
最新资讯
大学新闻
大学新闻
大学新闻
大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