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一本书,温暖了一个校园!”
“图书馆是我常来的地方,它使我感到安静,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当我看到西湖大学老师们的话语时,我深有感触。我不会放弃我的求学路。”
“我希望靠我现在的努力,成为一名科学家。”
这些跨越了1663公里的留言,来自贵州省望谟县。虽然我们彼此间素不相识。
由校长施一公倡导的“春读接力”活动即将迎来两周年。一个月前,西湖大学师生在校内发起了一场特别的“春读接力”——他们捧出收藏已久、认为值得一读的好书,并写下赠言,寄往遥远的贵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助力他们搭建一座小小的图书馆,希望能为那些大山里的学子们,打开一片梦想的天空。
成立于2018年8月的望谟县实验高中,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山区县城望谟。因为经费短缺,“图书馆”在这所学校里,只是个空荡荡的场所,没有书架、没有书籍、甚至没有可供师生们坐下阅读学习的桌椅。今年春天,杭州一批公益人士计划行动起来,奔赴望谟,想要“唤醒”这座图书馆。
西湖教育基金会和西湖大学,也加入了这场“唤醒之旅”——上百本来自于春读接力往期栏目、由西湖大学的PI们推荐的书,在西湖大学5号楼大厅一字摆开,走过路过的师生,可以为远方正在埋头苦读的同学们落笔一则赠言;又或者,捐赠一本自己喜爱的书,这些富有西湖特色的书籍和赠言,都将寄往下一站——望谟实验高中。
大家正在选择喜欢的书籍
来自理学院郑昌喜实验室的2020级博士生付启,是第一个送出接力棒的西湖“读友”——因为中午赶着要去做实验。她带来了4本书——《广义相对论》、《时间简史》、《弦理论》和《穆斯林的葬礼》。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姑娘喜欢读物理科普,她觉得这几本自己的“心头好”,也挺合适中学生阅读。
理学院PI任之,在《全球通史》的扉页上写下留言。他有些遗憾:“我本来准备拿儿子的书来捐,可惜发现年龄不对,(他们)是高中生。”
任之在写留言
工学院张科春实验室的副研究员王靖宇、2019级博士生曹晨凯,和来自复旦大学的访问学生徐皓,三人结伴而来。王靖宇今年春节刚刚自驾去过云南,看到大山里小朋友背着小书包在路上走,很有感触:“我觉得对于大山里的孩子们,心态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有不服输的劲儿。”
理学院王子鹏实验室的2018级博士生程金华,是当天捐出最多读物的“接力人”——背着一个大书包,还提了一个大袋子,有理学的《拓扑学》、《电磁学》、《初代数论》,人文的《红粉青山伴歌吟》、《大败局》……足足有近20本书,他说:“这是我从大学开始存下的书。”生命科学学院解明岐实验室的吴宇航,是2019级博士生。作为摄影爱好者,她带来的是两本画册,其中一本非常特别,是一本摄影集——China’s Greater Bay Area,里面有收录她自己的摄影作品,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发现身边的美。
这些带着西湖味道的书籍,随后顺利抵达了望谟实验高中。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所有着三千多名学生的学校,终于有了一片自己的阅读小天地——同学们成群结队前往图书馆,翻阅着这一份份远道而来的心意和祝福。
自启用以来,图书馆成了望谟实验高中同学们经常造访的“小天地”
以书为媒,希望这场接力邀约,能成为我们遥相感知的精神纽带,互相鼓励、互相加油。不久以后的将来,他们中的一员,或许也将成为西湖未来的接力者,与我们携手探索这精彩世界!
西湖师生的部分赠言
最新资讯
学术研究
人物故事
大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