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9月16日,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齐聚湖心讲堂2023秋季公开课。自2020年以来,湖心讲堂已经举办了13场公开课,近万名观众来到现场,更有数百万朋友在线上收看。
关于湖心讲堂,台前的精彩已被很多人知晓,那么,不为人知的幕后又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在湖心,有一种精神值得感动
“一季一会”的湖心公开课每次都在周六下午举行。但你若是提前一天来到西湖大学,可能会见到意想不到的场景——
比如,今年夏季公开课的主讲人天文学家毛淑德,在演讲前一天,只身蹲在校园的角落里捡拾石块。
毛淑德的这一举动,并非童心未泯或玩兴大发,而是想用最简明直观的方式,为观众在掌心之间模拟出无限的宇宙。而在公开课上,从苹果到三棱镜,毛淑德应该是道具最多的一位主讲人。不止如此,他还在课前两周就专门制作了面向观众的调查问卷,力求为湖心“量身定制”一场精彩的天文课。
毛淑德用道具为观众演示
三年来,共有近30名主讲人在湖心讲堂登台分享。他们来自跨度巨大的各个学科及专业领域,都以自己的形式展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
在新冠疫情猛烈蔓延的2022年冬日,湖心冬季公开课临时改为线上直播。为了呈现最佳对话效果,当时尚未感染新冠的哲学家陈嘉映专程从北京赶来杭州;而刚刚“阳康”不久,嗓音还略带沙哑的固体力学家杨卫,也如约亲临现场,二人一道在空旷的学术会堂为屏幕前的求知者们献上了一场特殊的“云课堂”。
另一则冬天的故事,则发生在2020年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开场前一小时才从上海匆匆赶到杭州。到了学校之后,他直奔云栖校区,那里有一个他早听闻的“西湖大学传说中很厉害的实验室”——蛋白质组大数据实验室。后来,正是在这里,郭天南和他的团队首次揭示了新冠患者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又尚在哺乳期,可想而知古遗传学家付巧妹的行程会有多么忙碌,尽管如此,她总能及时做出详尽的答复,尽管好多次发来消息时,已是深夜。
在湖心讲堂特别呈现·“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二讲《杨振宁和他的世界》活动上,身为杨振宁的老友,耄耋之年的陈方正教授准备了近两万字的讲稿,活动当天上午,他提前来到现场彩排,谢绝了会务组准备好的沙发,坚持要全程站着完成90分钟的演讲。
陈方正演讲中
还有一位从未缺席湖心公开课的熟悉面孔——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每一次,他都会在“湖心慧客”环节上台分享自己的“课后感”,这不仅出于他对新知、未知的好奇心,更出于对科学与文明对话价值的认同,对湖心回馈社会支持的初心的坚守。
施一公在“湖心慧客”环节
在湖心,有一种力量值得奔赴
在湖心讲堂,观众和主讲人,也像是一种双向奔赴。共同的求知欲,将本无交集、甚至远隔山海的人们连接在一起。
这其中,有置顶了西湖大学公众号、每次都坚持第一时间抢票的“全勤”观众,有始终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西湖大学捐赠人,有聊起天文如数家珍的专业爱好者,有奋斗在守护生命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有坚持终身学习却低调现身在讲堂角落的政府官员,有将湖心讲堂写入毕业论文致谢的大学生,也有一些和湖心讲堂初次相会的“新朋友”……
湖心讲堂2023夏季公开课现场
夏女士是一名检察官,虽非理工科专业,却对天文和宇宙兴趣浓厚。她在公开课抢票推文的评论区认真地写下300多字的留言,向毛淑德请教自己的困惑。
像夏女士这样带着问题而来的观众,并非个例。来自衢州的汪先生,在去年秋天为姚期智而来。“我已经41岁了,但是我仍然不忘初心,希望在这个年纪能够创造奇迹,有所收获……我从接触计算机到学习计算机,再到工作服务于计算机行业,伴随着中国软件业从PC端到web端,再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整整已经过去了28年。人生短暂弹指一挥间,所以我会倍加珍惜这次机会。”汪先生发给工作人员的消息,难掩激动之情。
汪先生在和“湖心·科学磁场”科普展位的博士生交流
在湖心讲堂,知识的来往之间,往往会换发新的生机——有时是新的智慧火花,有时则是茁壮生长的爱心。
例如,来自丽水的夏女士除了聆听公开课之外,也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她专门网购邮寄了一套自己看过觉得不错的科学主题系列丛书,参与“湖心图书漂流瓶”图书捐赠活动,她说:“求知的少年们值得全新的书籍。”很巧的是,这套书后来又“漂流”回了丽水。今年8月,在西湖大学团委的推介下,湖心讲堂与西湖大学暑期实践团队一起来到丽水庆元,并将在2023夏季公开课现场收集到的170余本爱心图书捐赠给了庆元县青少年宫。
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庞志鸿同学代表湖心讲堂向庆元县青少年宫捐赠图书
在湖心,有一种梦想值得拼搏
和爱心图书一起去到庆元的,还有曾经的湖心公开课观众、现在的西湖大学博士生全兴华。
时间倒退回两年前的秋天,还在浙江师范大学念大四的全兴华看到了湖心公开课预告,主讲人有他喜欢的刘擎老师,通过互动,他顺利获得了门票,特意从金华跑到杭州听课。
对当时的全兴华而言,湖心讲堂打开了他了解西湖大学的大门。现场聆听了施一公与刘擎、周忠和的交流后,“那些对话的内容让我更坚定要来西湖”,他兴奋地说。一年后,他通过了博士生的申请考核,加入生命科学学院,成为了“西湖六期”的一员。
湖心讲堂2021秋季公开课问答交流环节
从湖心讲堂公开课的观众到成为西湖大学的学生,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今年8月刚刚入学的西湖大学第二届本科生张栩汀,在12个月前还对西湖大学了解甚少。妈妈曾和他提起,但他并不以为意。
直到去年,他看到了湖心讲堂2022秋季公开课的主讲人是他感兴趣的计算机领域大咖——姚期智。他马上参加了答题挑战,同时,他还留言:“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在公开课中了解到一些智能科技的前沿,开拓对该领域的了解,更加好地去把握未来的学习方向。”
2022年9月17日,湖心公开课当天,刚升高二的张栩汀第一次来到这所有点陌生的新型大学。“非常安静、适合搞科研”,这是他对西湖大学的第一印象,是他想象中的大学。
梦想就此生根发芽——他决定把考上西湖大学作为努力的目标。
一年后,张栩汀正式成为西湖学子,怀揣对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的热情,踏上了一条崭新的成长探索之路。
新生报到当天,张栩汀与西湖大学教学事务部本科招生负责人徐勤荣老师合影
往往在回首时才会发现,命运的齿轮早已悄悄转动;而那些播撒下的求知的种子,也在不知不觉间生长出传承的脉络。
在三年前的湖心公开课首讲上,施一公说:“湖心讲堂将立足杭州,面向社会各界,一直陪伴西湖大学的成长。”
如今,湖心转瞬走过三个春秋,西湖大学也即将在这个金秋迎来第五个周年。
三周年,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也是更多故事的起点。
未来,欢迎你与湖心讲堂一起,谱写更多故事,心同宇宙广!
最新资讯
我在西湖读博士
我在西湖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