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遇见WeMeet

跟着考古学家去良渚,我们打开了怎样的神奇世界 | WeMeet
遇见WeMeet
2020年05月20日
媒体联系 邮箱:
电话:


  了解一座城市,走近一种文明,除了口口相传故事和开卷有益的书籍,还有一种途径——博物馆。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在这期WeMeet中,西湖师生收获了遇见良渚的最佳打开方式——
  跟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刘斌,到天地中去,感知5000年前的古老文明。


  发现·良渚古城  

  从学校出发,西湖大学师生一行20人跨越大半个杭州,来到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沿着小道一路向前,远远就可以看到一组质朴的“稻草屋”,那是本期WeMeet活动的第一站——莫角书院。


莫角书院


  莫角书院位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南城墙站。在5000年前的良渚王国中央,有一座莫角山;如今,座落在山脚下的书院因此得名。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发现了许多遗迹,自此开始了80载的良渚古城遗址考古。而这次活动的主讲人刘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参加良渚古城的考古发掘,对后30年的良渚遗迹发掘历史,他如数家珍——


刘斌


  1986年:发现反山墓地,位于良渚遗址的核心,墓葬规格等级极高。
  1987年:发现瑶山的玉器墓葬,首次发现了良渚文化的祭坛遗址;同时发现大观山果园的高地有大片的红烧土堆积,这里就是后来的莫角山遗址。
  1996年:总共划了33.8平方公里作为国宝区。
  2006年:在瓶窑葡萄畈村发掘时发现一条良渚文化时期的南北向河沟,我们猜测可能是良渚时期人工修建的苕溪大堤,顺着这条线索继续挖掘,发现了东西南北的四面城墙。
  2007年:最终确定了目前我们看到的良渚古城的边界。
  “目前呈现在眼前的良渚古城,有8个故宫那么大,有皇城、内城和外城,有王陵、城墙和护城河。”刘斌介绍,这是考古学家经过长期的发掘初步勾勒出来的。


  走近 · 良渚文明

  5000年前,古老的地球在北纬30度诞生了一系列文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同样在这一纬度上的中华大地上,也发展出了——良渚文化。
  良渚是一个国家的概念是毋庸置疑的,她有大型工程、有祭祀符号,也有各种陶器、漆器、玉器……
  通物见人。透过一张张图片,刘斌为西湖大学师生勾勒出5000年前的社会风貌。“通过这些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背后人的活动,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



  良渚古城内的钟家港古河道发掘出了大量的加工剩下的玉石碎料,以及雕刻和打磨用的工具,另外还有漆木器半成品。这说明河边住的是工匠。



  根据河里面挖掘出很多的植物种子,得知良渚人吃的东西跟现在有很多类似,有水稻、甜瓜、桃子、芡实、葫芦等等。



  河道里面也发现有40多种动物的骨头,主要是猪骨头,说明猪肉是主要肉食来源。



  这是草裹泥,让我们了解了当时建筑材料和运输情况。
  在良渚,玉器是一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是最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



  这是神像的帽子,在良渚贵族的高等级墓葬里面,每一个墓葬的墓主人头上都要戴这个。



  良渚玉器中法器也很重要。很多的国王都要配有一个权杖,良渚人设计的是一把玉钺。



  良渚直接的神像载体就是玉琮。玉琮,直接把神像刻在上面,刻几层是根据玉的大小来设计。
  “在西方原本的认知中,认为中国的国家起源比较晚,大概只有三千多年。良渚古城的发现,不论从城市规模,还是社会等级,都反映出它是一个高度分工、等级分明、组织严密的国家社会。”刘斌说。


  跟着考古学家,到天地中去

  这期WeMeet的重头戏,在活动的下半场。刘斌带着西湖师生走出书院,实地深入良渚古城。用他的话说,到天地中去,更直观地感知5000年前的气息。



  遗址公园是在考古的基础上建设的,为了保护遗址本体,保留了最原始的王城风貌。
  沿着原始蜿蜒的土路,大家登上了大莫角山。莫角山宫殿位于古城的中心高台区域,大莫角山是莫角山台地上规模最大的一个,高度已经超过城墙的高度,以此来彰显它独特的地位。



  “你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东西向、长方形的土台,东西630米、南北450米,总共将近30万平米。”对这些数据,刘斌烂熟于心,“在台子之上又堆了三四个台子,就是台上加台,我们知道宫殿的‘宫’字的写法,就是上面一个屋顶,下面台上加台。”



  来到小莫角山台基上,这里的规模相比要小得多,只有孤零零的几根柱子排列。这里有3座房屋建筑遗迹。
  最后,大家来到莫角山西北方的反山王陵,这里还原了11座墓葬的真实出土情况,是良渚遗址中迄今为止已发现等级最高的墓地。



  墓穴里放置的随葬品,大部分为制作精良的玉器。这些都是贵族们的墓穴,位居中央的墓穴主人身份最为显赫。



  走在良渚遗址公园里,裹挟着中华5000年文明的微风徐来,满目的葱茏翠绿生机无限,平坦的农田与远处连绵的丘陵相得益彰,充分展现水乡泽国的风貌。只有零星三两的游客还提醒着我们,数千年前的人们和故事已经成为过去。

  可是,良渚文化消失了吗?

  这个问题,刘斌在活动的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人类文明是延续的。通过良渚,我们看到中华文化是一个绵延不断、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种族,但是我们有共同的文化认同。”
  考古,在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之上,架起了一座跨越数千年时空的庞大博物馆。它看似只与历史打交道,但其实是一个极其交叉的学科,涵盖天文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

  最后,用刘斌老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考古学就像一扇扇通往古代的门,让我们了解过去,去更加客观地认识世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考古者,大多时候要耐得住寂寞,但是时间久了,心里面会渗出一缕光。我想,做科学研究也是一样的,肯定有枯燥的过程,但是最终我们都会有同一种感受:从最原始的存在滋生出一些灵感,然后去发现、去探索,一面走向田野,一面走向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