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网站、位置和人员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有这么一位青年博导,在西湖开展工作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你很少能在学校对外的新闻报道中看到这个名字。在挥别以博士后身份工作了四年多的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后,作为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分支成立之初就已加入的青年博导,他和其他同事一样,把自己隐匿在实验室和教室里,享受西湖大学这所年轻大学所给予的朝气。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实上,“Wang, H.”频繁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出现在了包括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等领域内知名国际期刊文献的作者栏中。
截至目前,他已发表原创性论文80余篇,论文引用4000余次(H-index=40),其中以西湖大学为通讯单位, 发表了十余篇科研论文。
这就是由理学院推荐的本期Lab Show主角,功能分子材料实验室负责人:王怀民。当然,高产的论文,只是这位科学家工作的外显成果。想了解他究竟在干什么,还是要敲开他实验室的门。
制造“千军万马”,从“分子”开始
走进王怀民的实验室,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一个“新名词”:“多肽”。这是一种有机生物分子,而这种有机分子是目前他们使用最多的。
肽,即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可以理解为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中间物质),在人体内普遍存在。
肽,涉及人体的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各领域,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比如:控制DNA转录、合成细胞、调节细胞功能活动、作为神经递质传递神经信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
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则称作多肽(比如三肽、四肽、五肽等)。多肽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分子机器(指由分子尺度的物质构成、能行使某种加工功能的机器,其构件主要是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合成,之后会被折叠、运输和分类到发挥作用的位置。各个环节精确可控,多肽由此控制着机体的功能。
既然多肽组装形成的功能结构/物质(蛋白质)这么有用,那么,我们能否人工合成这种分子物质,人为充当分子机器,之后让细胞处理合成出来的多肽分子,使其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是王怀民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之一,人工构建功能多肽组装体——以氨基酸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多肽分子,构建分子功能材料。
多肽制备中
经过科学家特别的结构设计,人工多肽既保留了天然性和生物相容性(即对人体无害),又比我们身体内的天然肽有更强的功用性。王怀民团队的目标,就是把他们自主设计与合成出来的这种有机分子,应用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帮助我们应对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主要研发其作为生物材料和药物递送系统的前景,及其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包括诊断、预防 (疫苗) 和治疗等方面。”王怀民说。
实验室中人工合成的一种多肽
每一个博士生,都独立“领军作战”
倘若匆匆“走马观花”,王怀民的实验室似乎与多数化学实验室相差无几:琳琅满目放置着实验器皿的实验台,一字排开摆放着各类材料的通风橱,身着白大褂、戴着手套和护目镜匆匆来去的研究人员……
但实际上,这个实验室的每一位成员,无论博士生、博士后,都在进行“近乎完全不重叠”的课题——比如,某个瓶子里的红色液体的分子化合物,是一种荧光分子,用于诊断的分子前体;而在高效液相质谱前的学生,在进行的是多肽的分离提纯;在黑色幕布下进行荧光显微镜实验的学生,则在进行活细胞内荧光多肽的动态可视化追踪……出于对独特性和前沿性的追求,王怀民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分别设计了独特的研究课题,而每个人进行的课题都有化学、材料和生物的交叉融合。
王怀民实验室研究内容总览
比如2020级博士生吴碧寒,正在进行新型多肽组装体系的研究。这些分子作为“介质”,可被应用在药物递送领域,可组装形成生物相容性材料(比如形态上类似果冻的水凝胶材料),能够把不同类型的治疗型药物 (包括各类mRNA/siRNA核酸、小分子药物、多肽、蛋白质等等) 高效输送至人体内需要发生作用的位置,并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发挥预期的作用,以高效治疗疾病 (比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抗耐药菌,进行组织再生等) ,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或者消除药物自身的毒副作用(因为药物传输不再经过身体的其他部分)。目前,吴碧寒已经初步取得一些结果。
博士后研究员徐滕焱则在探索新型疫苗佐剂,了解当这些水凝胶状的分子被应用在疫苗技术上,成为疫苗的佐剂时,会取得怎样的效果。佐剂,是疫苗里与抗原混合的一类辅助性添加剂,它能够增强免疫反应、能使机体获得最佳的保护性。王怀民说,较之传统的佐剂,比如脂质纳米颗粒,这些水凝胶材料具备优势:有更好的递送能力,能够定向在某个身体部位进行蛋白表达、产生抗原;需要使用的剂量更小;由于降解后是氨基酸,材料本身对人体无害。除了徐滕焱博士,另一位进行相关研究的是2020级博士研究生方煜,他在粘性多肽方面以及多功能多肽生物膜方面已经取得了部分结果。
同时,这些分子也被寄希望“自主”在人体体内完成特殊的“使命”。
功能之一,是自组装成功能物质材料。王怀民说:“日常我们吃的药物,都是在人体外合成好的。而我们合成的分子,可以看作药物的不同‘片段’,人像服药一样吞服后,它们会在体内疾病的部位合成药物,有特异性(即针对性)地去治疗病症。”王怀民课题组对多肽分子的序列进行改造及翻译后修饰,可以控制多肽分子在特定细胞器中实现时空组装,即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细胞位点(如特定细胞器)实现功能。例如,实验室杨雪娇博士,即在多肽翻译后修饰控制分子在活体内组装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领域内高水平期刊发表了两篇文章,其中之一是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细胞内原位组装具有抗癌活性物质示意图
之二,是这些生物分子可以在人体内形成无膜性的结构(或者叫生物凝聚体),这样的凝聚物能够帮助阿兹海默症、癌症的治疗。王怀民总结说:“在这一方向,我们希望利用多种物质的共组装和协同组装,来构建人工功能细胞和无膜生物凝聚物,并应用在材料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菁在活体内构建人工凝聚体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材料顶刊Advanced Materials上。此外,合成的有机小分子,也能“化身”荧光探针,或在人体体内指示疾病的发生位置,或帮助我们检测细胞内的重要生命活动……2020级博士生卢红磊已启动相关的研究。
一类由实验室合成的在紫外线光下呈现荧光的人工肽
多点开花,他在西湖开启“造物之旅”
从微观尺度上说,王怀民团队的12位成员,每一个人都是“将军”,他们率领着不同的有机功能分子“队员”,在不同的战场上“作战”。同时他们又相互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学习他人优点,在这个化学、材料和生物的多学科交叉实验室自由探索。
实验室成员合影
但这个“战场”,还不局限于他们实验室本身。他们还有更大的“野心”。
“我们想尝试设计更多新颖的分子,看这些分子是不是会‘干扰’细胞内的一些活动,然后去探索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甚至说,我们最终是不是可以去创造生命?因为蛋白质合成出来,就是有一些功能的‘生命’,那么,我们是不是‘丢’几个分子进去,就能创造一个生命体?”王怀民说。
开发设计这样的有机功能分子,并探索它们的新功能,涉及到化学合成、材料学和生物的交叉领域,有点像分子世界中的凭空“造物”。
于是,在西湖大学的校园里,你时常能在不同学院、不同实验室里看到王怀民的身影,他在寻求“外援”。
“这里人与人相处的氛围,以及学术的氛围,都挺好的。因为很多都是刚刚起步的年轻人,大家都很有激情,坐下来聊一聊就很可能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于是,他与工学院PI李文彬一起,正在研发“多肽库”。将来,当大家需要预测所设计的多肽的功能效果时,可以选择直接输入设计好的多肽,用人工智能来高效便捷地完成“测试”。
同时,他在和工学院PI朱博文携手,尝试把合成的小分子材料应用到FET的器件上(即机器人的“手”),提高医疗检测的灵敏度。
还有,他与生命科学学院PI常兴合作,想找到修饰AAV腺病毒的办法,使得这类疫苗更加“可控”,能够控制其释放、降低用量,在理想的人体部位发生作用(即特异性)……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海市蜃楼”?但王怀民有信心,与他合作的PI们也都有信心,他们各自所在学院的院长们,更是放手让他们大胆闯——而科学,原本就是在无人区探索;他们的梦想,正是前进的方向。
文中提及工作:
[1]Wang, J., Hu, L., Zhang, H., Fang, Y., Wang, T., and Wang, H.* Intracellular Condensatesof Oligopeptide for Targeting Lysosome and Addressing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of Cancer,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in press
[2]Yang, X., Lu, H., Tao, Y., Zhou, L., and Wang, H.* Spatiotemporal Control overChemical Assembly in Living Cells by Integration of Acid Catalyzed Hydrolysisand Enzymatic Reaction,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21).doi.org/10.1002/anie.202109729
[3]Hu, L., Li, Y., Lin. X., Huo, X., Zhang, H., and Wang, H* Structure-BasedProgramming of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in Living Cells for Selective CancerCell Inhibition,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21).doi.org/10.1002/anie.202103507
[4]Yang, X., Cao, Z., Lu, H., and Wang, H.* In Situ Construction of FunctionalAssemblies in Living Cells for Cancer Therapy, Adv. Healthcare Mater..,(2021): 2100381.
功能分子材料实验室招生、招聘
课题组实验条件齐全,长期提供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科研助理等多个职位,我们将会为每一位成员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待遇和科研发展条件,热忱欢迎对课题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相关方向的学生和博士后加入我们!
a. 有机方向:有机化学、药物化学、高分子化学、计算化学
b. 材料化学:生物医用材料、仿生材料、智能递送和影像系统
c. 生物方向:化学生物学、肿瘤与免疫相关、神经生物学、医学背景
联系方式:wanghuaimin@westlake.edu.cn
最新资讯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大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