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人物故事

孙仁:离开杭州整整40年,是时候回家了
人物故事
冯怡 公共事务部 2022年03月02日
媒体联系 张弛邮箱: zhangchi@westlake.edu.cn
电话: +86-(0)571-86886861
公共事务部

出租车抵达赤腊角,孙仁从车上下来,走进香港国际机场。托运、安检、出关,他平静地坐到登机口,自始至终都没有摘下口罩。45分钟后,他即将从这里起飞,取道上海前往杭州。

他打开手机,习惯性地看了一眼当天香港的新增病例数。身为一名长期从事病毒学与免疫学研究的学者,孙仁始终关注新冠疫情发展,奥密克戎打破了过去数月本土新冠病例清零的局面,疫情又一次在社区开始蔓延。

登机的广播响起,孙仁起身,收起手机。这不是他第一次离港,但这次不一样,他在大约半年前做出决定:离开杭州整整40年后,是时候回家了。

今年1月4日,西湖大学曾发布消息,国际知名病毒学家孙仁即将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系统生物学讲席教授、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月25日,刚刚结束隔离及居家医学观察的孙仁教授,直奔位于云栖小镇的西湖大学应急医学研究中心。

这将是一场与病毒、与未知的长期较量。在杭州这座城市,他有几项重要工作,需要尽快动起来。


疫苗,从未如此重要


在孙仁医学隔离和居家监测期间,杭州经历了一个被疫情突袭的春节,而香港的情况更为严峻。据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数据,2月中旬香港单周报告的新增本地阳性病例,超过此前两年的感染总数。

与此同时,疫苗也从未在全社会范围内受到如此关注和重视。据媒体报道,2月18日当天香港的疫苗接种剂次突破10万,和新增病例数一样,这也是此前两年从未出现过的景象。

这也是为什么在孙仁的计划里,他想要打造一个新型疫苗研发中心。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孙仁一直从事与病毒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相关的研究。1986年,他获得CUSBEA 项目选派赴美留学,师从George Miller——现任耶鲁大学儿科学、流行病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教授。后者在新冠病毒刚刚开始在美国迅速传播时,撰写过一篇《华盛顿邮报》专栏文章,提出“抗体测试的好处怎么说都不为过,但却未能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同时,他在疫情发展非常早期的阶段就指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成重症的比例较低,理解这一机理或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在耶鲁,从硕士、博士、博士后再到助理研究员,孙仁与George Miller亦师亦友11年,这在学术圈并不多见。孙仁说,导师不仅传授给他关于现代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始终给他足够的学术自由,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探索精神,以及独到的科研品味。

值得一提的是,George Miller在耶鲁还有一个非常醒目的教授冠名头衔——John F. Enders Professor of Pediatrics。

John F. Enders(左一) 


在疫苗技术的发展史上,人们很难忽略John F. Enders这个名字。上世纪40年代,Enders与他的两位学生Weller、Robbins,首次在体外成功培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意味着病毒学家可以纯化病毒,观察和研究单一病毒,并有针对性地研制出各种疫苗。1954年,他们三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Enders在几年后又成功研发出麻疹疫苗,被世人称为“现代疫苗之父”。

这当中还有一个巧合,串起了师徒三代。John F. Enders不仅冠名了George Miller的教授头衔,同时也是他医学博士、博士后的导师;而作为George Miller的学生,1991年,在耶鲁念博士三年级的孙仁获得了以John F. Enders命名的优秀博士生科研奖(John F. Enders Award for Outstanding Graduate Research)。

深耕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领域多年,孙仁取得了多个里程碑式的成就,为剖析病毒复制的潜在机制及开发全新的疫苗设计方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加入西湖大学后,他将继续围绕病毒基因组的精准功能定位和疫苗研发、系统性评价感染与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机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等方面展开科研工作,同时统筹与推动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发展。


创新,从未如此迫切


2月25日上午,孙仁花了3个小时,逐层走遍了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的5幢楼。这是他办完入职手续后开展的第一项工作,尽管在香港已经看过这里的介绍和设计图纸,但实地看的感受还是很不一样。

孙仁在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科研楼 


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坐落在西湖大学云栖校区西南侧,于2020年4月规划新建。当时,国内的第一波新冠疫情刚刚趋向稳定,包括杭州在内的国内多个城市逐步开始复工复产,西湖大学围绕新冠展开的应急研究也取得了两项世界级的重要成果,分别发表在ScienceCell上。

“我们将综合多学科力量,贯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临床诊疗救治及成果落地转化,形成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的闭环,提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的签约仪式上说。

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这些被写进应急医学研究中心规划中的传染性疾病,正是孙仁数十年来在病毒学与免疫学研究中频频“打交道”的对象, 过往的多项重要研究工作也都与此有关。

他曾带领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疫苗设计方法,通过对流感病毒进行精准改造,实现了在实验动物体内成功抵抗多种流感病毒亚型的感染。这项工作于2018年发表在Science上,具有巨大的突破性。

孙仁介绍,未来的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将集中攻关冠状病毒肺炎、流感、艾滋病及其他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的疫苗研发。特别是新冠疫苗设计上,他希望带领团队采取新的设计思路,建立病毒的高分辨率功能基因组图谱并精准构建疫苗株,以期获得能产生高效广谱免疫应答的新冠病毒疫苗,哪怕面对变异病毒也能保持免疫效果。

而从疫苗研发再往后看,孙仁计划在应急研究中心开展的工作还有更多。比如,结合高通量测序、多组学分析和深度学习,建立高通量高精度的免疫检测平台,构建免疫组学研究中心,全方位、高分辨率地评价各类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从而推动疫苗研发的革新。同时,他还将带领团队,开发免疫组学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可见,这将是一个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中心。

孙仁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担任教职22年,任杰出教授、协理校务长和医学院资深副院长。在那里,他最初加入、后来参与管理的,就是一个“集成”了生物、医学、物理、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学科研机构,这让他充分意识到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和潜力。

“在UCLA,医院、医学院、工学院、理学院、本科生学院在同一个校区,我们鼓励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熟悉不同学科的表述方式和专业词汇,虽然这并不能让我们成为另一个领域的专家,但我们不再会对新技术感到惧怕,而是拥抱。”孙仁认为,这样的科研环境是应急医学研究中心所需要的,“这里不仅要有研究病毒学、免疫学的人才,还要加入微流控、纳米材料、微电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学科。

这也是他为何选择西湖大学。自建校之初,西湖大学就鼓励开展学科交叉,并将此作为自己独特的科研文化。孙仁已经和不少PI(特聘研究员、博导)聊过,希望能够调动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的学术力量,共同建设应急医学研究中心。


未来,从未如此贴近


除了应急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孙仁在西湖大学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系统生物学讲席教授。这意味着除了搭建科研团队、筹办研究院,他还承担着学生培养的重任。在西湖,每一位讲席教授不仅在自己的团队中招收博士生,还必须走上讲台,为博士生和未来的本科生讲课。

孙仁尤其重视这项任务。他曾在中学老师的引导下萌生了对生物与物理的兴趣,并最终走上科研道路。


孙仁喜欢在杭州的街巷中骑行 


作为一个地道的杭州人,孙仁的家就在延安路上。1981年去复旦大学之前,湖滨、长寿桥小学、杭十四中一带,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故地重游,这里早已变成人潮涌动的商圈,学生时代的记忆也有些模糊,但孙仁清楚地记得杭十四中的两位潘老师——潘克元和潘积亭。

潘克元老师教生物,他的课上除了解剖青蛙,还会组织兴趣小组,有一些课本以外的实验,通过动手实践启发创造性思维,增强孩子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在上世纪80年代,潘老师的这种教学理念是非常新颖的,这让孙仁觉得生物真是一门有趣的课。他第一次听说“下个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也是在潘老师的课上。

而物理老师潘积亭,在作业安排和学习进度上给予孙仁极大的灵活度,不仅使他得以养成自学的习惯,也让他对物理这门充满挑战性的学科倍感兴趣。

在兴趣的指引下,孙仁选择了复旦大学生物系读本科;留美时,又在耶鲁大学深入学习了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正巧结合了两位潘老师启蒙、引导的学科;后来到了UCLA,他也一直从事病毒学及免疫学研究,同时作为研究生院资深副院长负责培养体系与课程的规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和科研领军人才。至今,孙仁还在用生物物理学的方法,探索解决病毒学上的问题。

在他接下来的行程中,已经有一项重返杭十四中的安排。他还萌生了一个计划,想与西湖大学的老师共同发起一个面向高中生的科学探究项目。正如自己将高中时期的科学兴趣发展成毕生事业,他也想把这份幸运带回给校园里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科研的乐趣,收获理想的萌芽,拥抱面对未来的另一种可能性。

40年后,回到老家杭州,回到兴趣的起点,孙仁从未觉得未来离自己如此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