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招生动态

西湖大学工学院夏令营丨24位PI排排坐,你想与谁聊?
招生动态
李凯娜 公共事务部 2019年07月02日
媒体联系 邮箱:
电话:

  
  物理夏令营刚刚谢幕,工学院夏令营翩翩而来。
  7月2日,石龙山街18号,来自全国各地的51名营员陆续抵达,开启这个夏天的“西湖之旅”。



  开营第一天有啥特别?小编兴冲冲跑去看,结果发现从早上9点到晚上8点,大家就干了一件事:聊天!
  上午9点,5号楼报告厅,工学院光学工程讲席教授仇旻率先发起“群聊”,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理念。



  新到任的工学院院长杨阳随后接上。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了工学院的三大中心、科研平台、师资力量等,他说:“We put students first”,“FIRST”每个字母对应一个培养人才的理念:Fundamentals、Identify Your Strength、Research Capability、Self-Motivation、Tolerance。“正是因为西湖大学小而精,所以我们不批量生产,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综合能力,我们都将努力把你塑造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



  经历过TEDX演讲的崔维成,无疑也是当天的“群聊明星”。他和同学们说起“深渊机器人”的故事,讲完后大家意犹未尽,十几个人围着他继续问。比如海底下还有海洋,那里有宏生物吗?有没有专门的机器拍摄深海里的微生物?深海环境这么极端,把人送下去的意义是什么?美国航天局预计在2020年提供私人太空旅行,票价大概6000万美元,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做开放的“深海旅行”等等。



  下午,工学院4个会议室同时打开,开启“私聊”模式。除了仇旻、杨阳和崔维成,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Mohamad Sawan,“地下河口”理论创建人李凌,研发世界首个实时人脸识别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李子青,还有张紫阳、李兰、柳佃义、周南嘉、冀波涛等21位PI,一个不落全部到场。
  他们分别坐在4个不同的主题“聊天室”,学生们人手一个小凳子,爱进哪个房间自己选。至于聊点啥?啥都行。感兴趣的研究,老师们的个人经历,对未来科学的判断,帮忙参谋自己的发展方向……PI们一个个来者不拒。
  到了晚上,有人还谈兴正浓。怎么办?好吧,请出门,右转,跟着你心仪的PI,直接去他的实验室一对一“单聊”。爱聊多久聊多久。



  一天跟下来,小编就是旁观也觉得“口干舌燥”。同学们啥感觉?

  如愿。来自北京大学的孙同学很“满足”。他对崔维成老师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之前已经查阅了很多资料。这次他就是冲着崔老师来的,从群聊、私聊到单聊,一个机会都没放过。
  心动。来自北航的小贾是一名女生,学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她对光子器件研究很感兴趣。一天聊下来,她觉得如果自己想来西湖大学读书,还得加把劲。“我想争取做一名优秀营员,向老师们证明我可以。”
  惊喜。大连理工大学的小陈,没想到这次能遇见这么多大咖。他说很早就开始关注西湖大学了,这次终于见到了“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科学偶像,还能和他们坐在一起面对面“聊聊天、取取经”,“这太难得了!”
  执着。来自南京大学的小田同学其实今年2月就来过西湖大学,还跟着仇旻老师猫进了“News&Ideas”活动现场蹭听。一块黑板,一支笔,每人一杯咖啡,二十几位PI聚在会议室,用叽里呱啦的一堆英语,进行最激烈的争辩。“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科学讨论场景,太震撼了!”那以后,他下定决心要来这里再看看,这次最感兴趣的,就是工学院唯一的女PI李兰。她研究的是柔性光子器件,目标是做出可折叠、可拉伸柔韧性、能紧密贴肤的多功能集成光电器件,实现包括心率、呼吸、血流、血氧、血压等多种生理体征的连续、可靠监测。小田觉得这很有意思。


  
  有人对小编说,当天杨阳老师说的一句话,最打动大家:“Nobody can guarantee one's future, because future is unpredictable. At Westlake, challenges are part of life, so our students will be better prep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