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招生动态

山高水远,我们算好时差与你见面 | 西湖大学化学夏令营
招生动态
张弛 公共事务部 2019年07月08日
媒体联系 邮箱:
电话:


  这是一场不寻常的夏令营。一头是白天,一头是黑夜。
  7月8日一早,20名营员迎着晨光,出现在化学夏令营开营仪式现场。与此同时,会议室的大屏幕上,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方向唯一一名女PI王盼隔着时差深夜上线。
  和王盼一样,算好时差和同学们“见面”的PI,还有王怀民、王兆彬、吴明轩。他们远在国外,无法出现在会场,但又不想错过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便通过远程视频通话的方式,和同学们聊聊自己目前的研究内容、未来的研究方向。


  同学们通过远程视频通话了解海外PI的研究方向。


  为了“不错过”,PI们想方设法提升参与感。
  王盼抓住机会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研究内容,难得的机会来一趟,对于实验室的了解自然是多多益善。视频连线时,她开门见山:“我签约比较晚,可能很多同学还不是很了解我的研究领域……”
  王兆彬则是对这群年轻的学生充满好奇,透过简历感受到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对科研的热忱,都让“闻名不如见面”变得迫切。此前化学夏令营营员的筛选,PI们全程参与。由于时差的原因,王兆彬和其他尚在海外的PI经常在深夜参与讨论。有一次,为了开通权限查询夏令营学生资料,王兆彬一直等到凌晨。
  如此挑选的营员,当然想好好聊一聊。吴明轩早就向学院建议,把远程视频见面的时间安排在北京时间早上9点半之后。“等我的娃睡了,省得他打扰我们聊天。”
  还有原本也要视频通话的张骊駻,为了夏令营将回国时间提前了几个月。
  

  张骊駻在办公室解答两位同学的问题。


  PI们的“不想错过”,果然没让有备而来的营员们失望。
  来自南昌大学的一位同学,十分关注吴明轩的研究,这次来参加夏令营就想和他聊聊未来的研究规划;来自中山大学的一位同学,曾经读到过王怀民的导师发表的文献,这次专门来找王怀民请教。
  要不是安排了越洋通话的环节,他们此行可能就要留下遗憾了。


  邓力教授为营员们介绍西湖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
  

  化学夏令营为期四天,行程安排充实而全面——西湖大学讲席教授、理学院执行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力介绍了西湖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办学特色;已经到岗的PI石航和刘志常精心准备了实验室参观和讲解,随时解答同学们的疑问;理化公共实验平台的老师还带着同学们现场演示高精尖的科研设备……


  石航为营员们介绍自己实验室情况和研究方向。
  

  第一批化学夏令营营员参观刘志常的SOFA LAB(Laboratory for Supramolecular Organic Functional Assemblies)。
   


  第一批化学夏令营营员参观磁共振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施孝活博士为营员们在500兆赫兹共振波谱仪上演示一维氢谱操作流程。
  西湖大学一直相信,学生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时差、距离,都不能成为老师与同学们沟通的障碍。化学夏令营第二期即将开营,期待你们在这里有个不一样的夏天。
  不论山高水远,我们算好时差,与你好好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