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西湖新闻 招生动态

从音乐出发,感受科研之外的1% |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夏令营
招生动态
张弛、冯怡 公共事务部 2019年07月16日
媒体联系 邮箱:
电话:

  
  

  生命科学学院夏令营合影留念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7月16日,生命科学夏令营开营之夜,中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育熙向台下的营员们提问。
  生命科学夏令营是西湖大学在这个夏天开设的最后一场,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开营之夜,刘育熙教授带来了一场小提琴独奏会,88位营员们从音乐出发,开启了他们为期六天的西湖体验。


  小提琴演奏家刘育熙在西湖大学


  体验什么?
  向结构生物学讲席教授、校长施一公提问,西湖大学的理念和未来是什么;与遗传学讲席教授、副校长许田讨论,“我的科研方向在哪里”;还跟着PI们去实验室仔仔细细逛了一圈……
  然而,在一切与科研有关的日程之外,同学们还窥见生活的“边角料”——走出实验室,科学家们是如何释放自己的。
  

  西湖大学云栖校区跑道


  到学校的第一天,同学们就发现,云栖校区的操场小得可怜。“200米一圈,有一次我跑了20圈都把我绕晕了。”资深跑友施一公在科研和工作之余,总不忘跑几圈释放一下自己,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
  他向同学们推介——我们虽是最小的校园,但有着最长的跑道,“新跑道绕校区一周,全长800米。”
  

  西湖大学副校长许田


  说起跑步,许田就头疼,他的放松方式安静多了:“我喜欢看书,尤其爱看武侠小说。”
  许田的办公室,能放柜子的地方都放了书柜,柜顶、桌面、茶几、沙发一角也都“见缝插针”地摆满了书。这当中,有专业书,也有讲教育、讲创新的书,当然也少不了他钟爱的“课外书”。
  他不仅爱看书,还相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乐得把书借给同事和学生。开营那天,他几次叮嘱营员们:“要多读点专业以外的书,比如科学家的传记,去了解他们的一生,他们是如何思考的,他们为什么会成功,这对自己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
  

  生命科学学院PI马仙珏(左一)


  西湖大学有不少年轻PI,当他们与博士生走在一起,代际感一下就小了,很容易“玩”到一起。
  这位正在与营员交流的马仙珏,是生命科学学院最年轻的PI之一,只看外表,肯定会被误以为是博士研究生。科研之余,他喜欢各种运动,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特别是篮球,和PI、学生、科研助理都一起打过。”
  马仙珏的课题组以黑腹果蝇作为主要模式生物,所以经常需要低头使用显微镜观察。“一直盯着显微镜看,我在耶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时候,肩颈出了一些小毛病,我就每周一三五开始游泳,现在我的身体好很多了。”说话间,马仙珏还活动活动自己的肩膀,“所以我还蛮鼓励你们多多锻炼的。”
  

  生命科学学院PI Kiryl D. Piatkevich


  新签约的PI Kiryl D. Piatkevich也来到夏令营现场和大家见面。Dany Daze、Nexlogic、Kolsch……看到这一串名字,你能猜到他喜欢什么吗?答案是——电子音乐。
  “音乐令我放松,不管是在宿舍、出去玩、还是在实验室,只要有耳机随时随地就能听。”Kiryl是一名化学家,专注于研究大脑,所以他经常会问学生:“什么音乐有助于提升人脑的创造力呢,摇滚?电音?还是古典乐?”
  

  生命科学学院PI贾洁敏


  入职快两年的PI贾洁敏最爱《海贼王》,这在西湖大学已经不算秘密。她在读博期间追了两百多集,直到现在聊起来都难掩兴奋:“你不觉得许多角色聚在一起,共同去完成一个目标,真的很激动人心吗?这种感觉让我很有共鸣。”
  贾洁敏主要从事脑内血管神经研究,所以她十分认同在保证科研工作的情况下,需要适时适量的调节放松。“如果一直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到后面会变得没有反应,所以我们是需要偶尔切换一下频道的。”


  
  

  
  生命科学学院蔡尚实验室团队手绘


  PI们“切换频道”的方式五花八门,他们中很多人也带着学生一起玩。
  这会耽误实验吗?不。
  在夏令营的几天里,我们常常听到PI们说:“在生命科学学院,我们把99%的时间用来做实验,但也要留1%给兴趣,这是两种不同的快乐。”